行内专家观点
Expert Opinions

三大误区让文化产业园区本末倒置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妮丽 责任编辑:
2014-12-16
     近年来,文化产业园区数量持续增长,但名号响亮的似乎还是那么几个,毫无特点与侧重的园区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很多文化产业园区没有明确具体的分类,园内什么类型的文化企业都有,有的甚至还有酒吧街,完全无法集聚专业性知识或其他资源,也没有增加园内企业的议价能力。那么,这些文化产业园区到底在哪个环节上有所欠缺呢?园区企业需要的增值服务或功能又是什么呢?


    只重招商,忽视组合产业链

     深圳F518时尚创意园的项目策划人许宇洲,常年在文化产业园区进行活动策划工作,他认为,目前大部分文化产业园区只关心一个问题:如何100%招商,让招租更简单,其次才是整合文化产业各环节,成为投资方,共同开发各个文化项目,这个项目可能是一个新园区,可能是一部电影,也可能是一款游戏。然而入驻企业最关心的,却是园区的增值服务,其实这才是园区能不能健康发展、立足市场的关键。

     许宇洲说,对于入驻企业来说,他们所期待的增值服务,短线是希望利用园区的政策利好,为他们争取各种补贴和政策红利,最直接的就是租金补贴、宣传补贴、专项活动经费等,在这方面,一线城市园区的政策福利比较多;长线是希望园区能成为中间人,为他们搭建平台,对外沟通政府方向业务,对内整合园区内企业,共同发展更大的业务。特别是设计企业,一般规模都不大,如果能整合几家上下游的企业,就能有更多机会。

     理论上,一个园区的核心价值是聚集产业链上优质的企业群,然后再形成松散合作的内部产业链,园区是推动这个联盟的主导者。接着,园区应利用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如设计、品牌包装、传播推广等渠道来增加制造业的附加值,达成产业升级的目的。“但可惜的是,目前大部分园区还没有真正了解文化产业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如何去操作文化产业链的组合。” 许宇洲说。


    舍本逐末,创意<园区<文化<地产

     一般来说,文化产业园区增值功能主要是指对文化的包装,对微型创意企业的孵化扶持以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纵向延伸。不同类别的园区,其增值功能大同小异,增值方向则各有侧重。

     拿独立主题模式的园区来说,这类园区一般通过聚集同一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从而创造商业价值。以艺术园区为例,此类园区的发展侧重为聚集优质艺术家,发展艺术性产业,再配以旅游业及周边商业共同发展。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艺术往往门路较多、范围较广、深度较大,理解与欣赏起来非常不易,所以艺术家们要想获得社会认可就必须要先扩大社会影响力。一位艺术家想做到这点恐怕很难,但如果聚集起大量同类艺术家形成产业园区,甚至成为城市的某种标志之一,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自然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还有资金及配套孵化器等。

     美国最知名的创意园区之一——SOHO区,就是以绘画类艺术为核心,同时发展配套商业的标准独立主题模式园区。上世纪50年代起,因SOHO区有大量闲置房屋且租金极其低廉,一些天马行空却穷困潦倒的艺术家聚集到这里。艺术家的聚集带来了创意的火花,僻静的创作环境成为了创意萌芽的温床,SOHO区破旧不堪的工厂遗址在经过装修材料、色调搭配以及灯光照射等特殊处理后,竟独树一帜地成了独有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之后,SOHO区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引起了广大民众甚至美国政府的重视,政府开始着手在保护区发展配套商业,形成了如今集商业与艺术于一体的特色社区。当年那些一文不值的画作如今也已价值连城,这便是园区潜在的增值模式效果。近年来,由于SOHO区不断繁荣,大批商业品牌开始入驻,高昂的房价让艺术家们纷纷逃离。上海盛大天地文化园区运营中心策划杨思奇认为,虽然SOHO区已然从艺术中心演变为商业中心。但SOHO区前期的发展历程还是值得国内独立主题模式创意园区学习的。

     杨思奇观察到,国内近年来文化产业园区往往大兴土木却鲜有成效,大多数产业园区处于亏损状态的原因只有4个字,舍本逐末。他说:“创意产业园区的核心在于‘创意’,而不是‘园区’,文化类地产的精髓是‘文化’,而不是‘地产’。美国SOHO区的蓬勃发展最初归因于纽约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美国硅谷如今的辉煌则是离不开那群梦想着改变世界的年轻大学生。”

     在香港求学时,杨思奇对比了国内外的文化创意产业,他发现内地从业者非常清楚一件事情“怎么做”,而香港和国外的从业者更加关注“做什么”。政府的政策扶持,园区的入驻红利以及天使投资的慷慨解囊,固然会为创意类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增色,然而没有了最鲜活、最具突破性的创意作为根基,该类园区就好像四肢健全的人失去了灵魂,浑浑噩噩、步履蹒跚。“所以,我们应该放下对短期政绩的追逐,以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产业为核心进行园区规划。地产商们应将目光从园区招租上移开,以为创意者提供更多便利与灵感为目标进行园区建设。而创意青年应该摈弃对金币满囊的渴望,怀抱着对艺术的热忱甚至改变未来的决心进驻园区。这样,创意类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之路才会更加平坦。”杨思奇说。


    监管不善,园区“无所作为”或“为所欲为”

     文化产业园区就是文化产业集聚的一种形式,任何一个文化产业园区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产业集聚、增强产业竞争力、获得更大发展、谋取更大利益,而这也正是园区存在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过去一年中,文化产业管理策略研究者夏宇对深圳文博宫、广东广州嘉禾文化创意园、江西南昌791文化创意街区、山东济南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青岛创意100产业园都进行过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只有山东济南的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在政策、资金、硬件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成了动漫游戏全产业链,此外,其他产业园区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只是在享受政策红利和增强影响力方面有所作用,而其他功能的发挥基本属于空白。

     在夏宇看来,一个园区的功能定位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健康的文化产业园区应该通过五大平台(政策平台、融资平台、人才平台、技术平台、交易平台)的构建,形成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温床,并进一步引入、聚拢、培育文化产业,紧密园区内产业链,实现文化产业集聚效益,从而达到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核心价值,使园区及辐射范围内的文化企业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

     要想规范文化产业园区秩序、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重点在于监管机制的完善和园区功能的强化,夏宇认为,这其中政府的责任重大。在监管机制完善方面,各地政府其实已有突破,如去年湖北省出台的《关于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的管理办法》与广东省出台的《广东省文化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的管理办法》,都意在规范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与运营秩序。然而,进一步规范文化产业园区,政府要根据各有关部门职能,围绕搭建“五大平台”做出服务文化产业园区的相应措施,积极探索更多的服务职能强化路径,共同为合格的园区及入驻企业开放,把政府部门的作为转化为园区的功能,吸引文化企业自觉入驻,推动其有机集聚、健康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内专家观点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