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走势
Industry Focus

生态银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创新模式

来源:中国改革报 作者: 责任编辑:
2021-12-09

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成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揭示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内在规律,运用生态学理论系统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确立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布局与开发强度,因地制宜地确立国土的总体安排,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因此,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转化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两山”转化过程中,需建立资源、资产、资本转化的制度安排和转化机制,但在“三资”转化中仍存在一些瓶颈。一是自然资源碎片化的问题。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需要整体经营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但目前我国资源使用权分散,生态资源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二是生态资产产权交易制度尚未建立。由于缺乏确权和评估定价的机制,分布在广大农村的生态资源资产,存在产权不清、定价混乱、缺乏合规性等问题,导致资产无法在公开市场交易,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生态资源开发的动力不足。三是资本进入生态建设领域缺乏顺畅通道。由于生态资源、资产及生态建设成果缺乏评估、交易、定价等机制,生态资产交易缺乏法律保障等,导致资源所有权效应无法发挥。如何把分散化的使用权信息纳入一种制度中,将生态资源资产从财务、金融学的角度给予财富属性的认定,建立信用体系,从而为生态建设打造财务可持续及金融可支撑的机制,推进资源产权的市场配置和有偿使用制度,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

生态银行是什么

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从“两山”转化过程遇到的瓶颈出发,探索资源—资产—资本转化路径,提出了“两山”转化的生态银行创新模式。生态银行并非真正意义的银行,而是一个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和转化的平台,通过借鉴银行分散化输入和集中化输出的特征,将零散、碎片化的生态资源通过租赁、转让、合作入股等市场化集中化收储,进行规模化整治,提升成优质资产包,再引入、委托和授权专业运营商导入绿色产业、对接市场和持续运营,实现生态资源的价值增值和效益变现。

生态银行经营什么?

“生态银行”的运营对象包括山、水、林、田、湖、土地、农业等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以及具有利用价值的文物、古民居、遗迹等文化资源及非物质文化等。生态银行运营的是生态资源的权益,是绿色产业和分散零碎的生态资源资产之间的资源、信息、信用三重中介平台,通过对生态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利用,为资源资本化搭建起中介平台。生态银行通过搭建一个围绕自然资源进行确权、管理整合、转换提升、市场化交易和可持续运营的平台,来运营管理生态资源的“权”与“益”,解决了资源变资产成资本的问题,打通了生态产品交易的三个重要环节,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的创新机制。

生态银行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含义

近年大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概念,是指在维护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构建相关政策制度体系,以货币化的方式使生态产品价值在现实社会中得到认可。早在20164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中,就已体现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2018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要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为了探索出一条市场化、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创新路径,实现“两山”转化和乡村振兴,“生态银行”应运而生。生态银行构建了一个自然资源权益确权、转化、交易和可持续经营平台,打通生态产品交易三大环节——资源收储环节,资产提质增效环节,产业资本导入环节——解决资源变资产成资本的“三资转化”问题,激发社会对生产生态产品和绿色产业的投资活力。

2021年4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从“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推动生态产品权益交易”“完善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擘画宏伟蓝图,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顶层设计。生态银行作为一个由政府、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公司、村民及合作社、社会资本方等共同组成的运作体系,将提供“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资源资产权益整合方案,是从“两山”转化过程遇到的瓶颈出发,打通转化通道,实现生态产品高价值变现的机制之一。

生态银行的功能是什么

生态银行的功能定位包含六个方面:整合、修复、创新、交易、融资、运营。它在保持生态系统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搭建一个自然资源资产运营管理平台,将零散的生态资源集中化收储和整治成优质资产包,对接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并引入市场化资金和专业运营商,从而将资源转变成资产和资本,创新多主体、市场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如前所述,生态银行构建了自然资源权益进行确权、转化、交易的可持续经营平台,即资源收储环节、资产提质增效环节、产业资本导入三大环节。生态银行平台建设由生态资源大数据平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自然资产交易大数据平台、生态大数据指数信用平台、生态银行风险防控平台等构成,提供了“两山”转化的大数据基础、交易规则、交易流程、风险防控及保障措施。

生态银行还破解了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四大难题”:一是在前端交易环节,明晰了自然资源产权,通过全面整合国土、林业、水利、农业等部门自然资源数据,形成国有自然资源“一张图”,解决了自然资源家底不清、权属不清等问题。二是在中端交易环节,将分散化的自然资源经营权通过租赁、托管、股权合作、特许经营等形式流转至生态银行运营机构,转换成集中连片优质高效的资源资产包,解决了碎片化自然资源难聚合、优质化资产难提升的问题。三是在后端环节,按照“政府搭台、农户参与、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模式,搭建资源管理、整合、转换、提升平台,推动市场化和可持续运营,提升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发展水平,解决了优质化资产难提升的问题。四是构建“自然资源运营公司+项目公司+决策专家委员会”的运作体系,通过生态银行对接市场、对接项目,破解了社会化资本难引进的问题。

生态银行是一个由多元主体组成,需要高度配合、分工合作的运行体系。各个主体所处的地位、拥有的资源、在项目中的职能都不相同,需要构建优势互补、职责明确、权责一致、激励相容的职责体系,从而共同推进生态银行的实施。

一般来说,在生态银行的架构中,政府的职责包括:(1)发起成立生态银行,全面负责生态银行的顶层设计和全程把控;(2)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政策支持,打造平台,编制组织架构,吸引人才,加强能力建设;(3)积极推进生态资源的确定登记和三权分置改革;(4)制定生态银行交易规则和运营机制;(5)加强监管,切实维护公共利益。运营商的职责包括:(1)负责细分产业的运营,盘活资产,促进生态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获取合理收益;(2)负责通过市场化融资,筹集产业运营所需要的资金;(3)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雇佣当地农民和居民就业,积极为当地培育专业人才队伍。金融机构的职责包括:(1)负责提供资金,获取合理收益;(2)通过尽职调查对所投项目进行研判,对风险进行防范。(作者崔莉,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生态银行”理论中国方案的探路者。)

本文刊载于《中国改革报》2021531 07

--------------------------------------------------------------------------------------------------------------------------------------------------------------------------------------------------------

免责声明

本网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业热点走势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