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红利,谁吃到了?
“哪吒”红利,谁吃到了?
“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五年磨一剑,哪吒再度霸气归来,成为2025年春节档的最大亮点之一。
截至2月5日19时11分,《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狂飙至54.14亿元,强势领跑2025年春节档,并一举冲进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前三甲。两部“哪吒”系列电影的成功,也让导演“饺子”跻身百亿票房导演之列,成为业界新贵。
从城市表现来看,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上映仅8天,《哪吒2》在北京斩获1.63亿元票房,稳居该片最大票仓;上海紧随其后,票房达1.59亿元。作为一部充满“川味”特色的动画电影,《哪吒2》在川渝地区同样大受欢迎。
成都和重庆分别以1.34亿元和1.26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列第三、第四。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都,《哪吒2》以245万的总观影人次成为观众心头好,贡献了当地春节档总票房的50%以上。
不仅如此,“哪吒”效应还辐射到了更多城市,远不止这些传统票仓。这部现象级电影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席卷全国,点燃观众的观影热情。
01
产业显示度
最先与《哪吒2》深度绑定的城市,非成都莫属。
这部影片在四川备案,导演“饺子”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制作团队——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也扎根于成都高新区,堪称一部地地道道的“成都造”电影。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纷纷感叹:“成都又多了一个顶级IP!”“成都不愧是哪吒的老家!”
贴上“成都造”的标签后,成都的动漫产业,尤其是影视特效这一细分领域,成为最先吃到红利、获得广泛关注的焦点。有业内人士评价:“过去,成都在文化产业领域虽有一定基础,但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代表作。如今,《哪吒1》(注:《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2》让世界看到了成都的实力。”
即便没有看过影片,也能从各路采访中感受到,《哪吒2》的特效制作堪称“疯狂”。相比《哪吒1》,其特效镜头数量大幅增加,创作团队的规模也扩大了一倍。导演饺子坦言,这部新作的特效制作量相当于2~3部动画电影。一位分镜设计师透露:“陈塘关大战中短短一分钟的打戏,美术概念就打磨了半年。就连哪吒腰带上的飘带,也反复修改了七八版才最终定稿。”
之所以能笃定地称其为“成都造”,离不开背后一条完整的“原生”动画制作产业链。从导演“饺子”所在的出品方可可豆动画,到电影中的特效、配音等多个环节,都有成都本土公司深度参与。例如,参与过《流浪地球》系列视效制作的墨境天合,以及成都画心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千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炬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其中不乏在国内影视特效领域颇具知名度的团队。
成都在影视特效这一细分领域的表现,也让外界看到了“潜在隐形冠军”的潜力。此外,为《哪吒1》和《哪吒2》担任配音的声娱文化,近年来也发展壮大,成为集配音、音频后期制作、教育培训、有声IP孵化于一体的声音全案制作公司。
画心科技美术制作人王敏敏在游戏美术制作领域已有20多年的经验。她认为,成都曾作为游戏美术外包基地,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和人才储备。如今,《哪吒2》不仅是对成都动画产业人才的一次大练兵,更吸引了更多人投身于文化创作行业。
据“成都发布”公布的数据显示,成都影视行业总从业人数已超过10万人,在读影视专业学生达22万人。同时,成都近年来通过开展影视工作培训、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剪辑等专业人才。可以说,《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成都文化产业的里程碑,更是这座城市在影视领域厚积薄发的生动写照。
02
争夺大IP
《哪吒2》上映后,不少城市纷纷借势展开宣传,试图与这部“顶流”电影搭上关系。
“泸州发布”接连发文,强调导演“饺子”是泸州人。文中提到,饺子在采访中表示:“因为父母的工作原因,5岁就离开了泸州,但一直对泸州念念不忘。”泸州试图通过导演的家乡情结,拉近与哪吒IP的距离。
然而,希望与哪吒IP“攀亲”的城市远不止泸州一个。早在2019年《哪吒1》上映时,就有多个城市从“人文地理、民风民俗、民间传说”等角度,极力论证哪吒与自己的渊源。
例如,四川宜宾翠屏山上有一座“哪吒行宫”,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还出版过一本名为《哪吒与宜宾》的书,书中提到“哪吒闹海”的故事发生在金沙江与岷江的汇合处——宜宾合江门。后来,宜宾翠屏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认定为“中国哪吒文化之乡”。
天津陈塘庄的底气更足。因为天津靠海,还有一个地方叫陈塘庄。“乐游天津”曾发文称:“哪吒是天津人,各位了解么?哪吒闹的海就是在咱天津,哪吒在天津还有家呢——陈塘庄。地铁一号线上就有一个叫陈塘庄的站。”2012年,哪吒闹海神话传说还被列入天津市河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蚌埠市固镇县也不甘示弱,当地流传着丰富的哪吒闹海神话故事,并于2022年将其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江油则通过官网描述,“乾元山”“银光洞和金光洞”等《封神演义》中的经典地标,一直留存在江油的山川间。2019年11月,当地还启动了“以哪吒文化打造全域旅游”的文旅方案。
河南南阳也加入了这场“哪吒争夺战”。当地官网介绍,“传说中的陈塘关就在西峡县丁河镇奎文村附近”,并建造了哪吒庙,相传是为了纪念哪吒战胜龙太子而建。
对于许多地方来说,历史文化名人是一座“富矿”,不仅能提升城市形象,还能带来文旅经济的红利。名人故里之争,表面上是文化之争,背后则是资源与收入的博弈。
然而,天津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张仲在《天津卫掌故》一书中指出,哪吒来源于传说,伴随《封神演义》《西游记》等作品的问世和传诵,“哪吒闹海”的故事广为人知,但哪吒并非天津人,甚至不是中国人,而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张仲认为,人们对哪吒的喜爱,是对生活的丰富想象,也是民间“英雄崇拜”的一种延续。
尽管如此,在文旅经济火热的当下,各地“蹭热度”的冲动仍在继续。2月5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天津文旅就专门发布视频,再次强调:“别抢了!哪吒天津人!小孩哥姓名,哪吒,天津陈塘(今河西陈塘庄)人,小学在读。”
这场“哪吒争夺战”不仅展现了各地对文化IP的重视,也折射出文旅经济背后的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