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专家观点
Expert Opinions

“弹性”城市规划伤害市民权益

来源: 作者:薄文军 责任编辑:
2012-10-05
  今天,你的住宅楼前还是一座低层建筑的幼儿园;明天,这里可能变成一座遮阳蔽日的高楼大厦。今天,你的小区旁边还是一片水草肥美的近郊湿地;明天,这里可能变成一座质量并不达标的污水处理厂。
  在许多三四线城市,许许多多的居民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和无奈。“人不长前后眼”,这样的自我解嘲,只适用于那些善良而无助的人们自我安慰。其实,那些受伤害的居民一点没有错,真正使他们受伤的是这些城市的建设规划始终没有变成刚性约束,而只是一块弹性的任由决策者揉捏“橡皮泥”。
  从本质上讲,城市建设规划应该是刚性的、相对固定的;同时也应该是透明的、始终曝晒于阳光之下的。至于城市规划的定期修编,也主要应该是基于对城市外扩的需要、城建败笔的修复,而不是在建成区内大刀阔斧、伤筋动骨、大拆大建、见缝插针。也只有当城市建设规划真正变成刚性的约束、透明的决策、公开的蓝图,城市的地价和房价才能真正进入市场化的轨迹。贵有贵的道理,贱有贱的原因,每家企业、每个住户也才不会由于后来出现的无端的变数而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如此这般,才能显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但是,我们目前的许多城市的规划,始终没有具备这两个特点。甚至于对许多三四线的城市来说,最变化莫测的就是城市的规划。首先,是许多地区的主要领导自命不凡、头脑发热,急于建功立业、显现魄力。主政一方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调整城市建设规划,首先做的就是指手画脚,否定过去,重起炉灶。其次,是一些地区的建设发展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因为开发商找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做了工作,导致一些城市的大拆大建,导致一些无中生有的项目仓促上马。第三,则是一些开发商和部门单位藐视城市建设规划或者与有关部门达成某种默契,在业已成型的区域见缝插针、拆旧建新、拆小建大、拆低建高,改变既成的建设格局,妨害周边单位和居民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建设规划部门,既不能在地区主要领导的权力棒下坚守科学规划的底线,又喜欢将本应全面公开的城市建设规划信息内部化、私密化,人为制造信息不对称,甚至将其变成一种私下授受、幕后交易的筹码。这种情况下,个别大的企业也许可能通过他们惯用的策略和渠道从有关部门及时获取信息,抢占市场的先机,而更多的小微商家和居民就只能凭着个人 的智慧去猜测、去“赌博”、去“押宝”,后续的纠结在所难免。
  城市规划必须是刚性的,既然确定了就不能随意更改,以免妨害市民利益,增加城市建设成本。城市规划必须是透明的,广大市民对此拥有不折不扣的知情权。至于城市规划的变更,则需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论证,并获得市民或者市民代表的绝对支持,不能是一两个人一拍脑袋就能决定了。在此过程中,还要切实维护好相关企业、居民的合法权益,不能以公共利益的名义伤害“少数人”。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内专家观点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