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5%的乡村具有赚取城市“乡愁”钱的可能,95%乡村旅游建设功败垂成
全国每个县都搞旅游,谁去旅游?全国每个景点都长一个模样,谁愿意去看?乡村旅游最佳的区位在都市圈环城休闲带内,即围绕都市圈1-2小时车程内。因此只有5%的农村具有赚取城市人“乡愁”钱的可能,中国旅游景区只有5%在盈利,绝大多远离大中城市的农村尤其是中西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把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来抓,90%以上都不会成功。当然,疯狂砸钱也并非一点好处都没有,游客不来当地老百姓节假日走走也好,只是白菜花了牛肉价,而且顾此必然失彼,结果是纳税人当了冤大头,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
1
正确认识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前景

▲绿十字项目

哪些乡村能够成为上面讲的5%?
1、资源禀赋好的乡村,要么有名山大川等景观资源,要么有稀缺性、唯一性的生态资源;
2、具有地理区位优势的乡村,比如位于都市圈环城休闲带的乡村。
如果不具备资源与区位方面的优势,大部分乡村的旅游业发展基本只能成为上面讲的95%,很大可能都会亏钱。

▲绿十字项目郝堂村
2
重视乡土人才在乡村旅游策划中的作用

成功的项目很多是当地能人干成的
最近二十年间,各地打造了无数乡村旅游项目,但真正成功的项目不多,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典范的更少。成功的项目几乎都不是出自专业旅游规划公司和旅游设计师之手,而是由当地土生土长又见过世面的能人干成的。
例如,乌镇从一个破败的小镇变成一张国家名片,年接待游客近千万,旅游收入4.5亿。这一成功主要源于乌镇能人陈向宏,他是乌镇本地人,在大学里学过机械,以前是桐乡市政府一名干部,后下派到乌镇工作。

▲乌镇水乡


▲袁家沟村乡建项目

3
坚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理念

▲绿十字项目:新县梦
农村普遍存在的单一性、城市化、千村一面的问题
过去十多年来,由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和模式一直是“建城市一样的房子,过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导致了新农村建设普遍存在“单一性、城市化、千村一面”等问题。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就必须转变这一理念,甚至要颠倒这一理念,坚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怎么样的农村才像“农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便是。什么是乡愁?就是老家的味道、奶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习近平总书记说,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

▲绿十字 世外桃源项目

未来乡村建设中,要坚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理念,坚持“最小的人为干预、最大的原乡体验”,依托村庄传统,尽可能保留村庄原有肌理,不进行大拆大建。尽量采用当地的建造材料,充分挖掘村内的旧材料,通过新旧结合,废物换新颜。保留和改造好老房子,赋予其新的生命。尽可能保留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使之并存于一个村庄,增强村庄的历史厚重感。

4
用“倒行逆施”的方法保住乡村性


▲ 绿十字 襄阳市五山镇堰河村项目
打造高度原创作品
打造高度原创作品,必须在项目的策划、规划和施工等各个环节,采取超越常规的、与众不同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孙君一贯倡导的乡建方法,笔者称之为 “倒行逆施”的方法:去符号化、去标准化、去形式化、去设计化、去行政化、去园林化、去城市化……等等。只有这样,建设出来的景区才会有“乡”和“野”的感觉,才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5
以诚恳的态度对待仿古建筑


拒绝四不像的仿古建筑
在建设仿古建筑时,很多景区缺乏诚恳的态度,不进行认真考证,随意拼揍、粗制滥造等现象随处可见,最后搞成四不象、不伦不类,游客直呼“太假”,甚至产生了“不去会后悔,去了更后悔”的感觉。一些地方搞假丽江、假袁家村、假威尼斯、假泰晤士就更糟糕了。
乌镇的操盘手陈向宏在介绍乌镇经验时,向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乡村是有尊严的,乡村文化更是有尊严的,
“乌镇经得起看,足见其诚恳之深”,这就是乌镇成功的奥秘!我们不能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农村文化。乡村建设过程中,建设仿古建筑必须踏实地模仿,从设计、材料、施工等所有环节都要都非常讲究,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经得起看,才会有味道。
6
还政于村和还权于民
在农村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村支两委的支持,更离不开当地农民的积极参与。
乡建不能“政府玩,农民看”
纵观各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政府玩、农民看”是一种;“老板玩、农民看”是另一种。前者是典型的政绩工程,后者则是老板既不懂旅游,更不懂乡村,这两种模式很大可能将功败垂成。只有“政府、企业、农民一起”,形成良性共生发展模式,乡村旅游的开发才有可能成功。
--------------------------------------------------------------------------------------------------------------------------------------------------------------------------------------------------------
免责声明
本网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