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复制,它们正在沦为“鬼镇”
在旅游市场的繁华盛宴中,特色古镇如一颗颗璀璨明珠,吸引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回首过往,古镇如过江之鲤,虽众多却仅有少数能够持续火爆。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红古镇,如今有的门可罗雀、经营亏损,甚至有的古镇刚刚建成便陷入了荒废的尴尬境地。
中国的古镇旅游没救了?
图/网络
在当今社交媒体的海洋中,关于古镇的吐槽比比皆是,吐槽内容聚焦于其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那些一成不变的建筑风格,以及如出一辙的美食和纪念品,使得游客们对众多古镇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兴趣缺失。
古镇在缺乏科学规划的情况下,陷入了烂尾的困境,如今正品尝着一哄而上、盲目模仿的苦果。
01
我在古镇很想你
五一假期,网红古镇无疑成为了旅游界的宠儿。以湖南凤凰古城为例,该地接待游客量高达40.15万人次,而浙江西塘与乌镇两大古镇,也分别以47.14万人次与30.59万人次的人气,证明了古镇旅游的魅力。
然而,在这股古镇旅游热潮的背后,是我国古镇建设的热潮。
那么,全国究竟有多少个古镇呢?据2012年,中国古城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林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我国共有2800多座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城镇,数量肯定是全球第一。
”到了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在政策层面的鼓励引导下,一股特色小镇的建设风潮应运而生,其中就包括了许多具有旅游功能的特色古镇。
如今,我国的古镇数量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2800个。以一个直观的角度来看,这个数字的夸张程度可见一斑——截至2021年底,全国县城数量不足1500个,而2800多个古镇,意味着平均每个县都配备了大约两个古镇。
古镇的建设如同百花齐放,然而,同质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甚至有些古镇的“查重率”高达99%,这无疑是对古镇独特性的巨大挑战。
图/图虫创意
相信很多游客都有切身感受——全国各地的那些古镇,长得都特别像。
首先,建筑风格的重合度很高,青砖绿瓦、瓦舍勾栏、小桥流水……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撞脸”严重。
其次,在商业运营上,古镇也高度雷同。很多古镇名曰古镇,其实就是披着古镇外衣的商业街。商业街如果能有一些特色美食小吃、民俗产品、游艺项目也就罢了,问题在于它们的商业形态也是千镇一面。
不管你在东部的浙江,还是西南的云南,古镇里几乎都能看到“我在××很想你”的路牌,走到哪都能吃到味道大同小异的臭豆腐、鱿鱼、烤肠这类小吃。卖的纪念品,也无外乎是手串、手镯、镜子、梳子、簪子等,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地方——义乌。
总之,数量繁多的古镇,丝毫没有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观感,相反,它们在不断制造审美疲劳,让游客失去重游的动力。
02
古镇与经济
中国的辽阔疆域孕育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古镇的同质化现象,并非源于各地历史文化的 convergence。事实上,“千镇一面”的尴尬局面,是众多地区在建设热潮中,选择了最便捷的复制粘贴方式,将古镇开发变成了工业化、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
随着古镇建设的标准化模板出现,各地纷纷以低成本模仿,这成为了文旅市场内卷的一个典型案例。有些地方的古镇开发,依托于自身丰富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民俗,至少做到了修旧如旧,展现了一定程度的地方风情。
然而,有的古镇开发则荒谬至极,即使缺乏历史文化元素,也要刻意“造城”,投入数十亿资金,将那些已成功的古镇一比一复刻过来。假山假树假风景,一座仅有躯壳、缺乏文化内核的“假古镇”便横空出世。
地方政府的古镇建设热情,源自于这一开发模式所能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以乌镇为例,据运营主体“中青旅”发布的财报,2023年乌镇景区接待游客772.0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7.84亿元,净利润达2.8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规模开发之前,乌镇曾是浙江嘉兴桐乡市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这充分展示了古镇开发对地方经济的巨大推动力。
▲乌镇(图/视频截图)
乌镇的成功转型,普通小镇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华丽蜕变,为众多地区提供了古镇旅游开发的典范。这一现象表明,即便地方财政吃紧,也可以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将古镇开发交由市场化的民间资本运作。
古镇开发不仅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为主政官员提供了显著的政绩,更隐藏着一种不易察觉的逻辑——许多地方以文化旅游为名,实则借此进行房地产开发,大搞土地和房产交易。
这些古镇的建设选址通常在非市中心甚至偏远郊区,开发商借此以较低成本获取土地,而地方政府则借助文化旅游的热潮,推动周边地价上涨,从而获得更高的土地收益,并推进城市向郊区的扩张。
然而,过度开发的结果却是古镇特色的丧失和供应过剩。为了回收投资,一些古镇不得不过度商业化,游客进入需要购买门票,收费项目繁多。古镇内古色古香的建筑寥寥无几,反而充斥着从义乌批量采购的商品,整个古镇宛如一个大型小商品市场,缺乏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
另一方面,盲目跟风、简单复制粘贴的开发方式,不仅导致了古镇的同质化现象,使得众多古镇看起来千篇一律,还造成了旅游市场的供需失衡,甚至出现一个旅游城市同时涌现出三四座古镇的夸张局面。
03
盛况与烂尾
古镇旅游风靡,乌镇模式的成功令众人瞩目,然而,鲜为人注意的是,众多缺乏科学规划和本土特色的“伪古镇”正陷入严重的亏损,有的甚至濒临烂尾,变成了一座座“鬼镇”。
2021年,一篇名为《特色小镇死亡名单》的文章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文章揭示,众多特色小镇面临资金链断裂,商户纷纷逃离,使得这些小镇变成了“空城”。据统计,至少有100个“文旅小镇”处于烂尾或倒闭的状态。
以陕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为例,该村在《白鹿原》电影大火之后,匆忙上马,投资高达3.5亿元。然而,火爆的景象并未持续一年,经过多次停业整改仍无力回天,最终开业仅四年就难逃被拆的命运。
▲2020年4月,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正在拆除(图/媒体报道截图)
白原民俗文化村的开发失败并非个例。在一些大手笔、大规模投入的古镇面前,白鹿原民俗文化村3.5亿元的投资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耗资40亿元的济南宋风古城,五年仍未完工,如今成了荒草丛生的“空城”,疑似烂尾。
复刻古镇看似容易,但要让古镇焕发生机却并非易事。事实上,在古镇开发运营方面,即便是那些有成功经验的操盘方,在异地复制时也很容易遭遇“淮橘为枳”的尴尬。
以央企“中青旅”为例,它成功地将乌镇打造成知名文旅小镇,但其2010年开始打造的另一座特色古镇古北水镇,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古北水镇的客流量在2017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滑,运营公司一度年亏损高达1.7亿元。2023年接待游客152.36万人次,仅恢复到2019年的64%——虽然可能谈不上有多么失败,但相较于明星产品乌镇,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相比之下,古北水镇还算成功的,还有一些古镇,甚至连名号都还没有打响,就已经人去楼空。
04
造镇之后
从扎堆开建到批量倒闭,仿古古镇被游客抛弃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从开发的角度看,是因为一哄而上、盲目跟风让古镇失去特色;从消费端的角度看,现在旅游的市场环境、偏好也在发生变化。
社交媒体发达,让过去旅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一座古城到底值不值得游玩?网上有一堆攻略、体验、避坑帖,供大家参考。这种情况下,哪怕地方宣传得再卖力,缺少特色、体验不佳的古镇也很难吸引游客。
再者,年轻人是旅游市场的主力,而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青睐一些特色鲜明、有明确辨识度的文旅项目。就像“王婆说媒”爆火一样,年轻人的游玩方式,也从过去的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式观光,变成沉浸式深度体验,他们希望体验那些更有参与感、更加新颖的玩法。
这种情况下,那些建筑风格千篇一律,卖着同款大鱿鱼、臭豆腐的仿古古镇,又怎能让游客提起兴趣呢?
当旅游竞争变成“卷”古镇开发,而这种开发还是低水平的复制时,古镇建设热潮往往会产生巨大的沉没成本。
以湖南张家界的大庸古城为例,在周边已经有溪布街、古庸城、大庸府城三个古镇的前提下,这座古镇仍在2016年开建,2021年开始运营,近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张旅集团发布的财报,2023年,大庸古城的营业收入仅为520.86万元,而其净利润更是惊人地亏损2.49亿元。令人惊讶的是,在古城的收入构成中,并非门票销售,而是停车场服务收入起到了核心推动作用。
大庸古城的巨额亏损,对“张旅集团”的业绩产生了直接影响。公司负责人坦承:“大庸古城的运营成本,包括折旧摊销、财务费用和资产计提等,是我们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这或许是我国许多古镇面临的普遍困境:它们尚未真正兴起,就已经走向衰败。维持运营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而且每天的折旧损失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选择关闭,那么之前投入的数亿甚至数十亿资金,就将付诸东流,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当年轻一代开始对仿古古镇失去兴趣时,地方政府也应该从古镇开发的暴富幻想中清醒过来,克制住盲目“造镇”的冲动。
古镇的开发并非不可取,但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布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如果无视文旅市场的规律,盲目跟风进行大规模开发,仅仅依靠复制粘贴打造的“假古镇”,终究会走向衰败甚至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