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走势
Industry Focus

文旅不等于文化+旅游,而是融合新物种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2021-12-08

云游四方的修身养性之道,自古旅游和读书就融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旅产业的金山银山之道,除却房地产商开发的各种小镇模式之外,文旅发展要会讲故事,因为看不见的是文化,看得见的是旅游,融合而出的新物种就是IP,继而成为品牌。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落后也是生产力,大抵落后地方存在着两种特殊现象,一是没有被工业化侵染过而生态环境怡人,二是历史上文化繁荣昌盛而底蕴深厚,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浪潮里,一度被边缘化了,甚至被戴上了贫困落后的帽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春风从沿海吹到沿江、再吹到沿边,直到中国一年GDP达到90万亿的时候,此时不是经济发展的风口变了,而是生产方式要求生产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所谓后卫边前锋。

于是乎,旅游在人均收入过10000美元的前夜爆发了,成为新时代的上山下乡新运动。因为旅游1.0是观光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旅游2.0是休闲旅游,千军万马杀向旅行目的地;旅游3.0:是探索之旅,探索旅游路线图,发现旅行生活秘境。

每逢节假日的青山绿水之间,游人就成为了风景名胜区里最壮观的风景,背后都在诉说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打开稍有名望的房地产公司官网,不难发现在这一夜之间,它们的房地产业务里都增添了文化旅游地产。

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文化与旅游部门融合形成于势,在企业家或商人的眼里就是国家战略风口,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从陌生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似乎也只是在瞬间,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然而,文旅在房地产投资模式主导下,文旅本身就已经边缘化了;而在文旅项目盈利模式禀赋主导下,如故宫IP模式,文旅产业链上的配套环节被边缘化。在现实操作中,文旅产业投融资很压抑,纯文旅项目根本就找不到投资收益G点。

生态文明的重建,至少让“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发展模式被抛弃,再一次彰显“积善之家必有后福,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文化自信,文旅势头可谓是纵横官产学,风靡学术道,以致于但凡开口不谈文旅融合者,似乎不足以论道也!

事实上,文旅不是简单的文化+旅游,而是中国经济内生动力的新物种。

二、文化+旅游不等于文旅

远的咱不说,发掘当下旅游更有活力。

2019年“五一”假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1.47亿人次,清明节假期出行人数达1.12亿人次,春节假期全国旅游人数4.15亿人次,旅游收入屡屡同比增长,文旅经济增长势头持续向上,内需无止境,高质量发展挖掘仍需大努力。

国之大事,在戎在嗣,清明历经千年而不坠,不止是中国宗族制社会的精髓所在,而且在文化复兴的当下更是理所当然,用源远流长的传承途径解决了不忘本的问题,中华民族为有源头活水来。

清明节与正元春节一样,都有慎终追远的文化脐带意味,是我们与念念不忘祖先沟通的最佳途径,也是我们理会天人合一的独特方式,毕竟回乡祭祖是传承的最好风水。

时代历经变迁兴衰成败,我们会在和平盛世追终溯源,甚至更会在战争空隙选机会拜祭一下自己的祖先,这种不以兴亡为继的家国情怀,何尝不是我们独特而又魅力的为往圣继绝学?

实际上,文化+旅游不简单地等于文旅,作为高质量发展下的内需衍生出的新物种,自有其运行规律。当前的假日经济、旅游经济、文化创意、儒释道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振兴乡村、人文生态、万物互联等是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珍珠,但文旅项链并未形成,缺乏一以贯之的战略抓手式引擎项目。

在文旅破题的前夜,虽然部分项目亮点频出,仍然属于盲人摸象的阶段,几乎是任何一个文旅项目模式都在声称自己摸到了大象,但文旅之道恰恰大象无形,这有赖于高明之士从道术法的角度予以全局性把握,在文化复兴的路上再一次飞龙在天。

在互联网+强力作用下,喜看数据千重浪;在文旅+新物种竞发下,遍地英雄下夕烟。数字经济善恶都是道,成王败寇离不开历史周期律的轮回,但文化复兴灵薮犹在,上山下乡尽尧舜,一蓑烟雨任平生。

从大处说文化复兴在行动,从小处讲文旅融合正繁荣,文旅产业可谓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抓手,谋定而后动者理应知其先后,在文旅产业破局知道上渐行渐远,不失为一道这边独好的风景。

三、文旅产业破局之道

读道德经,不难发现事上磨炼的不二法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图难于其易,处理艰难之事,须从细处与易处着手,却不可轻心。

文旅产业战略是一门手艺,必须眼高手低。学院派往往“眼高手不低”,没法落实战略到实处;实务派则容易陷入事务性细节,缺少对高度的关注。要把远大战略落到实处,一定要把战略跟执行有机结合起来,眼高是战略,手低则是执行。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产业经济繁荣一泻千里,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平台过剩,内容匮乏,在“平台为王”转型“内容为王”的当下,故宫以故吐新无疑拔得了文旅IP的头筹,但明显具有不可复制性,包括台北故宫也学不来!

故宫是文旅战略趋势下的超级网红IP之一,其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在文旅产业经济中无与伦比,甚至领袖群伦,这显然离不开紧贴时代的“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创新,紫禁城自古繁华600年,当下以网红IP继往开来。

当前,文旅融合成为旅游市场发展大势,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故宫在文旅产业经济中破局而立,创新成为一种有口皆碑的文旅模式,还在于故宫本身的国家级属性,以及与时俱进探索与发现了故宫在互联网中的文化属性,从文化旅游三千弱水中取一瓢饮即讲好故事。

故宫文创产品销售额从2013年的6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近10亿元,而在2017年,故宫文创销售收入15亿元,超过1500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故宫超级IP2013年颠覆性的“卖萌”开始,衍生产品越来越多,天然文创源泉或旧元素新组合,譬如故宫口红。

但故宫文创产品开发也不是肆无忌惮的,故宫火锅的组合就会很荒唐,从IP基因的角度来说,故宫产品天然具有奢侈品特征,贡品级品质是历史基本底蕴,有着市场难以攻破的商业模式护城河。

文旅战略性趋势下,故宫以每年8万人60元门票的经济基础,以国家每年差额拨款提供54%的经费,利用新媒体流量及不断增长的文创衍生品开发,故宫无疑成为了文旅产业经典样本,其固然不具有可复制性,但有助于提供文化自信与影响力。

任正非先生说,“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因为文化宝藏挖之不穷、取之不竭,在文化复兴与文化自信中演绎文旅之道,故宫文旅产业破局显然具有一定的昭示意义,为继任者提供了经验,但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风景最奇绝。

文化宜融则融,旅游能融尽融,找准文化和旅游的最佳连接点,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挖掘文旅融合背后的故事,不止故宫在努力,天下所有文旅项目策划,功夫在诗外!

--------------------------------------------------------------------------------------------------------------------------------------------------------------------------------------------------------
免责声明
本网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业热点走势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