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为视野
Think Tank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发展银发经济”,背后有何深意?(深度解读)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2024-05-2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关注时政的小伙伴们可能会注意到,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养老服务领域的表述发生了新变化:前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多提“养老服务”,今年提“银发经济”。这种变化有何深意?



01

什么目前,发展银发经济已经在事实上被纳入我国的国家战略安排。这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发展银发经济并不是具有养老保障事业属性的问题,而是在经济领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抓手,是具有经济属性的问题。“十四五”期间是我国积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及时做好促进发展银发经济的相关工作至关重要。


    对于银发经济的定义,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我国对银发经济的定义,初期是借鉴了国外的一些提法。有的是叫银发经济(Silver Economy),有的是银发产业,有的也称为白发经济(Gray-hair Economy)、长寿经济(Longevity Economy),老龄经济或者乐龄经济等。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在《中国银发经济刍议》一文中,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银发经济的定义,即围绕衣食住行、文教娱乐、医养康护等为老年群体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供给、消费以及延伸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可以说,银发经济贯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既有上下游,也有左右岸,还有生态圈和产品集,也包括政策体系、营商环境,以及新闻媒体、网络空间等。

02

我国发展银发经济的现实背景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其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这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中央首次将“发展银发经济”列入国家战略安排。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其中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可见,发展银发经济已被实际列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之中。


     发展银发经济具有紧迫性。当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国家统计局等,2021)。这一数量规模的老年人口,相当于同期美国总人口的80.1%,是德国、英国和法国三个国家人口总和的1.2倍。而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1亿人,占总人口的14.2%(国家统计局,2022),我国进入了中度老龄社会。整体来看,虽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仍然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但是我国的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这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还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0~14岁未成年人口约有2.53亿人,少于60岁及以上人口。确切地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岁及以下的少儿人口约1 100万人。因此,目前我国已经真正进入了少子老龄化时代。随着我国20世纪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期,从现在到2035年将是我国人口的退休高峰期。


    上述情况充分表明,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经济需求的角度看,老年人口已经成为深刻影响我国总需求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增进老年人的福祉,而且可以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动力。而“十四五”期间正是我国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03

银发经济的人群洞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龄”并非“老年”,老龄仅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并非意味着生命周期最后阶段。李佳提出,“老年是OLD的过程,而老龄是一个AGE。”老龄只是年龄上的状态,老龄也并不意味着终结、疾病、衰退。


     更何况,如今我们面对的新银发人群,更是中国“千年未遇”的一批全新老人。


    随着建国后1950年代出生人口逐渐步入老年,尤其是未来十五年,出生于1962-1975年婴儿潮一代大量进入退休阶段,中国的老人群体正在文化水平、信息渠道、收入资产、家庭结构等方方面面发生根本性的趋势变化。



1.消费能力层面:新老人是衣食无忧、资产殷实的一代


  “不舍得花钱”正渐渐成为老年消费的过去时。新老人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建设者,依靠他们的艰苦奋斗,中国经济才能有今天雄居世界第二的规模和实力。


    新老人同样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享受着越来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积累起丰厚殷实的家庭资产。


    以1962年-1982年出生的人为例,他们在2021年胡润百富榜中占47%,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总经理中占87%。2022年起,这些人将在未来20年陆续步入老龄,他们有着更强烈的购买力,也有着更强烈的购买愿望、要求和动机。


2.消费方式层面:互联网参与程度加深,线上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社交媒体的兴盛与移动支付的便利,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年群体的消费方式。如今,“银发族”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的最重要群体。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9月,银发人群用户规模已达到3.25亿,同比增长了7.6%;全网占比已经达到26.5%,同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同时,银发人群人均使用时长、APP和微信小程序人均使用个数,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前者已经达到了127.2小时,同比增长5.2%,后者分别达到16.3个和11个。

图片


     不仅如此,银发群体线上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也在提升,9月份,银发人群千元以上消费能力占比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6%,中高端消费意愿占比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4%。

图片


    随着银发人群对网络支付安全的认知加强,其在移动支付行业中的渗透得以进一步加速,2023年9月份,超1.5亿的银发人群通过支付结算类APP完成无纸化的数字交易。


3.消费意识层面:知识改变命运,消费意愿升级


    考虑到老年人群成长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阶段各有不同,蔚迈(Wavemaker)将老人分为三个世代——革命见证者、建国一代、改革开放新生儿,文化水平和消费意识差异巨大,不可一概而论。

图片


     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之后,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从此一改老一辈老人目不识丁、不能读写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建国后出生的新老人文化教育水平。1970年代末高考开启之后,新老人成为率先考上大学,通过知识成功改变命运的一代。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学历者和富裕人群在银发一族中将会越来越多,他们对精神需求方面有着更高的追求,消费观念和可接受的养老模式也在不断升级,给银发经济市场带来了新的契机。


4.银发消费新势力:孝心经济的崛起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量年轻人口涌入核心城市定居的背景下,“常回家看看”在现实中越来越困难。


    年轻一代除了通过鼓励并帮助老年群体接受、使用新的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反哺”外,还能够通过互联网购买老年产品和服务以表达孝心。


   “青年数字孝老指数”是用青年群体网购老年用品和服务订单量除以青年群体当年的用户数量,即青年网购用户购买老年用品的人均下单量。

图片


     从近5年的情况来看,80后的数字孝老指数是最高的,几乎每人每年会下1单(0.98)老年用品和服务。从变化趋势来看,90后和00后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图片


     各个行业的从业者需要迅速刷新对中国老人的过时认知,建立起全面系统的中国新老人用户洞察和营销体系,才能抓住中国人口结构趋势性转变带来的银发经济红利。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地方和企业对发展银发经济的认知还停留在老龄产业、养老产业的层面上,甚至局限于单一的养老服务行业,严重束缚了自己的头脑和手脚,结果就是抱着金碗要饭,身居宝山缺钱,捉襟见肘,处处碰壁。

04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发展银发经济呢?


     从短期上看,发展银发经济,要围绕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下功夫。


    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老龄用品、老龄服务等消费需求的一系列变化。围绕这些变化,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业务优势,将老龄群体拓展为新用户;还可以针对老龄群体需求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


     与年轻人相比,老龄群体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认知和反应速度都日益退化,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质量、成熟度、更新周期等因素的接受度有非常大的不同。


    例如,老龄群体更多为家人消费,会给孙辈买玩具,为全家人买蔬菜水果等;老龄群体更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容易受特价、清仓的吸引而消费;老龄群体更受传统习惯影响,喜欢购买老字号的食物、大品牌的家用电器等;老龄群体更受身心接触的影响,线下营销的效果比线上营销的更好。


    具体以老年用品为例,其范围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认识上的拐杖、轮椅、助听器、老花镜等单一产品,而是已经涉及到服装鞋帽、家具、电子设备、休闲娱乐、保健康复、食品药品等大部分行业和领域。2019年,工信部、民政部、卫健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预测,老年用品产业总体规模2025年将超过5万亿元。


     从中期上看,发展银发经济,要围绕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做文章。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动态发展趋势。


    从1999年中国步入老龄社会,到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约十分之一增长到约六分之一。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3个人中就有1位是60岁以上的老龄者。


    这样的年龄结构,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像以往一样,将老龄群体置于社会之外,单独考虑他们的生产生活。


    为此,需要催生新人群、新职业和新组织的主体创新;促进新技术、新主体、新联接交换的关系创新;发展面向全龄群体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创新。例如,如何开发老龄群体价值,盘活老龄群体资源?如何推动全社会的适老化?如何为年轻人谋划一个未来可期的老龄生活?


    以1962年-1982年出生的人为例,他们在2021年胡润百富榜中占47%,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总经理中占87%。2022年起,这些人将在未来20年陆续步入老龄,但这些人与以往的老龄群体相比有着全新的特征,他们有着更强烈的购买力,也有着更强烈的购买愿望、要求和动机,正在成为新一代的老龄群体。


    再以老龄网民为例,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10.11亿网民中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达到12.2%,老年网民达到了1.23亿人,与一年前的0.97亿人相比增加了约2600万人。


   美团统计数据也显示,2020年10月8日至2021年10月7日期间,50岁以上的线上消费者数量同比增长46.7%,是所有年龄群体中增长最快的群体。


   再以电影产业为例,假设普通电影最低发行票价30元、全国20%的老龄人口每季度看一次电影,那么,2.67亿老龄人口所能产生的票房潜力已超过64亿元。但是,当前各大电影市场监测平台对中老年观影者的统计普遍只有“40岁及以上用户”一项,并未关注老龄群体的观影状况。


    从长期上看,发展银发经济,要围绕老龄社会的大转型求突破。


    老龄社会是人类社会在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推动和影响下,社会特征、关系、结构等各个方面发生整体性、持久性和不可逆变化,由此形成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其表征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趋势性变化,实质是长寿、少子、迁移、单身、人机结合等种种人的基础性变化,以及与政治外交、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传统、利益分配等调整相叠加的复杂性变化。


    我们要发展的银发经济,核心是探寻老龄社会下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解决方案。例如,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供需格局的变化、发展战略的调整、商业模式的转换等一系列重大课题。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将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长至33%,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简而言之,发展银发经济,短期目标是重新构建新的供需适配,实施主体是企业;中期目标是重新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实施主体不仅是企业,还包括政府;长期目标是重新构建新的经济格局,实施主体是全社会。


     因此,发展银发经济,不能局限于企业,更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市场行为,必须站在全新的高度,以全面的认知,推动全方位的实践。

05

发经济的热门赛道


   “既有上下游,也有左右岸”。银发经济的本质,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理念、逻辑的打造,一个将中老年消费群体融入进原有社会环境的过程。


    从医疗器械、养老服务、健康管理,到旅游服务、金融、文化创造……银发经济所调动的,是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涵盖多维度、多层级、多领域,蕴藏丰富机会的巨大市场。

图片

《社会保障评论》 作者彭希哲 陈倩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或将达到40.6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攀升至12.2%,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银发经济取得了初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其中。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国内养老相关企业超40万家,其中2018年以来新注册企业占比超60%。“十四五”时期,我国还将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图片


     随着银发经济的崛起,相关产业出现了更为精细化的趋势,通过对银发人群不同的代际差异、生命阶段、生理与心理需求等进行划分,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


     按照年龄划分,银发经济包含小老龄(熟龄)产业、中老龄(老龄)产业、大老龄(高龄)产业三个层级。

图片


     按照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对应的银发经济活动可划分为“健康活力”相关产业、“轻度照护”相关产业、“医护介入”相关产业以及“关怀慰藉”相关产业(对应年龄仅为大致参考)。

图片


     按照退休后的生活状态,则可以划分为“退休准备期”、“退休适应期”、“晚年生活期”。

图片


     按照供需关系划分,银发经济是为老年人口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所以银发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老年人的现在与未来需求之上。


    中国老人的核心需求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身健康长寿;二是家庭幸福美满。这两个需求的满足既需要相应的物质产品、公共服务,也需要适应的精神产品提供。


    银发健康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涵盖终生健康教育、健康管理、体育产业、中西医服务、非药物健康服务等,重中之重是保健养生、慢病治疗和康复的产品服务体系。

图片


      以医疗保健产品为例,对于大部分银发群体其属于刚需性产品,随着医疗科研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增长,银发群体健康意识提升,带来一定预防式需求,例如营养保健品的消费需求大幅提升。

图片


     根据《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保健养生是60岁以上人群的最基本需求,排在消费榜单第一位。

图片


     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正在变得越来越“年轻”,开始注重生命精彩度和娱乐体验的提升。


    从全球趋势看,银发经济的发展路径十分清晰:海外巨头充分验证了发展路径的可行性,而国内对标都处于初期阶段。

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博为视野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