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文旅产业沦为“新形象工程”的工具
谨防文旅产业沦为“新形象工程”的工具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罕见的发出《关于坚决纠治部分地方基层搞“新形象工程”问题的工作提示》,提出“要纠治地方基层搞非必要而形式隐蔽、巧立名目的新形象工程问题。”,明确了8类典型的“新形象工程”,而其中有2类剑指“文旅产业”,一类是盲目上马的,劳民伤财的假大空文旅项目;另一类是表面光鲜,人气热闹却毫无实际效果的文旅活动,中央对这两类文旅“新形象工程”的概括可以说十分犀利,是这些年来非常少见的情况。
为何地方基层热衷于用文旅产业来粉饰新形象工程?
一是因为文旅产业的口号更容易唱响。
近年来,文旅领域的“新形象工程”层出不穷,一些城市的文旅项目在定位上口号就特色响亮,动辄“规模最大”“世界唯一”“档次最高” “国际首个”,这种不顾自身条件的夸大其词的片面追求“高大上”定位很多,意图从口号上就能实现城市的“出圈”,现实中这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可能会给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也会让公众对城市的发展规划产生怀疑。
二是因为文旅产业的面子更光鲜亮丽。
新形象工程挂着文旅产业的面子看起来更加光鲜亮丽,比如文旅局长亲自拍摄宣传片、邀请直播团队进行形象推广以及营造各种“网红打卡地”;不惜成本地举办如音乐节、论坛等大型活动;有的项目宣传签约投资动辄几十亿元、规划用地上千亩,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面子非常热闹,也很光鲜亮丽,城市表面也得到一定的宣传,但实质都是短期的“人气效应”。
三是因为文旅产业的帽子更容易穿戴。
文旅产业具有成长性高、带动性强、绿色可持续等优势,因此当前很多新的形象工程都是借助于“文化建设”、“留住乡愁”、“开发乡村旅游”、“文化扶贫”、“特色小镇建设”等文旅的名义进行,以文旅产业的名目打掩护。由于国家近几年年对乡村、文化的支持力度很大,带着这些帽子的项目更加容易获得政策的扶持,在项目审核上也更加容易通过。
谨防文旅产业沦为“新形象工程”的粉饰工具
近年来,在文旅热的带动下,不少地方的文旅投资特别是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呈现出明显的升温态势,与此同时,一些“文旅新形象工程”出现烂尾也是不争的事实。博为国际认为社会各方非常有必要思考如何有效防止文旅产业沦为“新形象工程”的工具。文旅项目一般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然而“文旅新形象工程”往往追求规模和速度,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例如,一些脱贫县大肆举债建设旅游区,但由于资金投入和运营服务跟不上而倒闭或烂尾,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资源,也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文旅项目沦为半拉子工程,更多的是因为先天原因、主观因素,有的是想当然提出“假大空”的口号,盲目上马“大而全”的项目;有的是不经调研论证、仓促决策,文旅项目成了“拍脑袋”的产物;有的是片面追求“高大上”,对财力预算不足,导致资金难以为继;有的是观念出现偏差,片面认为抓文旅就能搞政绩,上马一些没有实际效果的项目和活动。文旅项目开发和建设是一个涉及城市形象、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工程,在这过程中,合理的决策机制、科学的规划流程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至关重要。
博为国际总结20多年文旅行业经验,认为发展文旅从来就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文旅产业是一个需要精心培育的产业,不会一蹴而就,地方发展文旅产业须实事求是,避免盲目上马文旅项目,坚决遏制“造景冲动”和“造人气活动”。文旅产业还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发展文旅产业远不止景区项目和景点打造,还涉及到城市的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市井风情等多个方面,与其盲目追求“大而全”的景点工程,不如更加注重“小而美”的文旅项目。文旅产业的发展更是一个全系统的项目,应该将文旅项目的建设放在整个城市发展全系统工程当中进行考量,从而推进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