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专家观点
Expert Opinions

关于城市运营的思考

来源:佚名 作者:孙明喆 责任编辑:
2007-04-12
  一、我的思考坐标
  我们思考城市运营的坐标不应只是三维的,而应是四维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用空间坐标轴和时间坐标轴来共同对城市运营进行思考。

  1、空间坐标
  本地物产
  一个城市可以因一种物产而著称于世(如贵州茅坪的茅台酒、法国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
  自然环境
  一个城市可以因一方山水而美名远扬(如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溯风景甲桂林)。
  本地名人
  一个城市可以因英杰伟人而声闻天下(如湖南韶山)。
  地理位置
  一个城市可以因地理位置而四海皆知(如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
  建筑风格
  一个城市可以因建筑之美而雄踞世界(如水城威尼斯)。
  宗教信仰
  一个城市可以因宗教之美而傲视全球(如梵地冈)。
  人口素质
  一个城市可以因相貌之美而独领风骚(如湖南桃江)。
  技艺绝活
  一个城市可以因绝技之美而笑傲江湖(如河北吴桥县杂技之乡)。
  艺术偏好
  一个城市可以因艺术风格而引领潮流(如巴黎时装)。
  特色运动
  一个城市可以因特色运动而风靡世界(如阿尔卑斯山滑雪胜地)。
  文化态势
  一个城市可以因文化产业而深入人心(如音乐之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湖南长沙的广播电视产业、昆明世博园)。
  学术活动
  一个城市可以因学术研讨而渗透意识(苏如州、杭州的文化论坛)。
  行业协会
  一个城市可以因众多工业行业协会而问鼎市场(如瑞士苏黎士)。
  权威机构
  一个城市可以因国际机构而群贤毕至(如联合国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常设会议
  一个城市可以因高端峰会而赢得契机(如海南举办博鳌论坛)。
  独特产品
  一个城市或者可以仅仅因一种特产,而令全世界都啧啧称奇(湖南浏阳的烟花)。

  2、时间坐标
  历史人文
  一个城市可以因悠久历史而左右文明(如古都西安、北京、南京、杭州)。
  重大事件
  一个城市可以因重大事件而填写史书(如南昌起义、麻城黄麻起义、井冈山、大别山)。
  文艺传播
  一个城市可以从文艺作品中款款走来(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边城茶峒、凤凰,电影《芙蓉镇》拍摄基地王村)。
  新的机遇
  一个城市也可以因新的机遇而横空出世(如油城大庆、东北粮仓北大荒)。
  传统产业
  一个城市可以因传统产业而经久不衰(如安徽亳州的千年中药材市场、景德镇的瓷器、浙江盛泽的丝绸业、重庆涪陵的榨菜)。
  新兴产业
  一个城市可以因新兴产业而大展鸿图(如浙江义务的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成熟市场
  一个城市可以因成熟市场而坐享繁华(如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广西玉林药材市场)。
  新兴市场
  一个城市可以因新的市场而畅想未来(如拥有全球最大期货交易市场的芝加哥、拥有全球最大花卉市场的阿姆斯特丹)。
  舆论炒作
  一个城市可以因舆论炒作而红极一时(如北京怀柔曾举办过世界妇女大会)。
  区域规划
  一个城市可以因规划设想而倍受关注(如正在建设中的沪汉溶铁路经过麻城)。
  领导关怀
  一个城市可以因领导关怀而快速发展(如“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山西大寨,解放后中央领导对麻城经济建设的亲切关怀)。
  外来资金
  一个城市可以因外来资金而增加活力(如拥有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巴拿马第二大城市科隆、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迪拜)。
  政策扶持
  可以因政策扶持而与时俱进(如直辖市重庆、韩国“特别市”首尔)。
  时局大势
  一个城市可以因时局大势而顺风航行(如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大陆减免台湾水果农业税后的台湾水果种植基地)。
  学术环境
  一个城市可以因学术环境而开拓进取(如“科技之城”洛杉矶、硅谷所在的圣何塞市、日本科学城筑波)。
  意识形态
  一个城市可以因意识形态而修正前进的方向(如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上海浦东)。

  二、城市运营定位思考——提取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当我用四维坐标来思考城市经营定位时,我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每一个著名的城市必定有一张体现自身独特个性的城市名片,也就是说,每一个著名的城市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呢?以下,我总结归纳了16种提取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1、筛选法
  在若干新区、新城规划的成功案例中,筛选最适合自己的成功案例。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很多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避免走弯路,降低投资风险;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不能完全根据自身特点来定位,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一是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卖点。

  2、联动法
  把自己放在一条产业链上的城市群中,以产业链上的某一环节为城市核心产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和产业链上的其它城市共享市场,得到稳定的回报;不足之处是当行业不景气时,城市可能由此一蹶不振。

  3、排除法
  在自己的几大特色中,排除次要的,选择主要的。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足之处是如果本地特色产业不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则城市永远也摆脱不了落后的命运。

  4、辐射法
  根据周边空白市场,发挥自身辐射优势。这样定位的好处自然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该城市的特色产业最好拥有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否则原材料供应商卡死货源之日,就是新城走向末路之时。

  5、配比法
  与其它城市的功能进行配比,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体现规模效应。常见于区域性旅游市场的规划,比方说先到哪个新区看山水,再到哪个古城看建筑,然后到附近某村庄进行生态游。此外,近年来区域工业集群规划也经常采用这种配比法来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如果行业不景气的话,这样的新区、新城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6、配对法
  彼此相互依存,产生共同的结果,是共生的关系。常见于一些工业产品市场中的城市,几个城市生产各自的配件,共同打造一个行业市场。但这种城市也受行业景气程度的影响。

  7、凝聚法
  吸引周边次要市场,发挥自身主导市场的作用。这样定位的确有利于把区域经济做大做强,体现出区域经济的规模效应,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果区域内其它城市也效仿该城市,则原有的行业垄断地位将动摇。使城市不能赢得长远的发展。

  8、寄生法
  依托周边城市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精加工。这样定位可以以低成本购进原材料,以高价格卖出加工后的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形成贸易顺差。不足之处是,如果周边依托粗放型经济的城市也发展精加工产业,那么该城市将失去原有的优势。

  9、类同法
  与某一城市形成非常类似的城市,彼此呼应。在这种彼此呼应的过程中,把一种产业或一种特色做大做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相互借力,共享市场;不足之处是产业、文化过于单一,等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10、归纳法
  将众多物产归纳为几条而形成新区、新城特色经济。这样定位能够弥补单一产业的不足,消极意义在于,不能集中优势资金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最能带来利润的产业,从而不能形成自己最鲜明的特色。

  11、创造法
  无中生有,开创市场。无论在人力、物力、资金、时间上来看,前期投入都较大。所以这种定位的前提条件是,非得有外来强势力量的投入,否则,难以成功。此外,无中生有是针对整个市场而言的,而不是针对本地而言,相反,本地必须有发展该种产业的种种条件。

  12、推动法
  针对相对传统经济的滞后,依靠新的技术、新的机制推动市场而给自身定位。推动法定位是一种对行业的奉献型经济,往往能赢得广阔的市场。但相对传统经济往往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有被取代的危险,所以用推动法给城市定位不会使城市走得太远,除开那种相对传统的产业有永久性的生命,比如酿酒。

  13、拉动法
  针对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依靠创新拉动市场而形成的特色。拉动法定位可以使城市拥有前景广阔的市场,但是也有相当苛刻的前提条件,因为新的技术常常可能被更新的技术淘汰,这就要求新技术必须有难以被淘汰的价值。此外,技术的更新必须受到相当的重视。

  14、自然法
  就是我们常说的因地制宜。因地制宜的给城市定位,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一是本地特产能不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传统产业能不能适应时代,三是资源的不可再生可能对传统产业形成釜底抽薪的影响。

  15、随机法
  抓住机遇,相时而动。因为一次重要事件,或因为重大变故等原因,随机发展起来的产业逐渐成为城市重要产业。这种定位法的不可控因素相当多。

  16、顺风法
  紧跟时局大势而动,也是城市定位的一种方法,虽然不可控因素相当多,要求城市本身有丰富的或稳定的物产作为应对危机的保证。

  三、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力图避免的问题
  1、简单地从建筑规划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从城市运营的高度去把握。不是把城市建筑规划当作城市运营的具有开放性的结果,而是把城市建筑规划当作城市运营的原因,本末倒置。
  2、根据“筑巢引凤”的原理,筑的巢是雀巢,自然只能引来麻雀,筑的巢如果是凤巢,则理所当然的可以引来凤凰。而所谓“巢”指的是一种商业引擎,这种商业引擎可以把新城周边城市以及新城所在交通线上城市的人群吸引过来,从而为新城带来较高的人气。可是时下很多新城、新区不是城市定位太低,就是定位太平庸,它们本来可以凭借自身独特优势成为全国性的、全行业性的,甚至全世界性的城市,结果却仍然是默默无闻。
  3、对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规划,缺乏科学统筹,导致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既浪费资源,又不能形成产业优势。
  4、产业发展没有主次之分,没有分行业优先发展什么行业,然后发展什么行业,而是没有重点的一哄而上。
  5、对地理优势和劣势没有清晰的认识。不是凭借现有的交通优势,而是投入大量资金去制造“新的交通优势”。
  6、在没有城市运营商进入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新兴产业缺乏相关的经营经验,在市场统筹,资源整合方面,工作不到位,导致市场混乱、萧条。
  7、没有考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展新兴产业,或为了短期经济效益,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在未经过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盲目毁坏传统经济作物耕地、林地、山体,污染土壤和水源,导致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并出现恶性循环。
  8、不重视人文精神,对历史人文资源的挖掘和整理不够或缺失,使得原本历史悠久的城市反倒没有历史厚重感。这一点,在京杭大运河两岸的很多中型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内专家观点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