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为视野
Think Tank

当下经济困境,出路只有一条!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2024-06-25


     在检视去年新企业的数据中,广州以36.97万家企业的卓越成绩,荣登榜首,超越了深圳的30.75万家和北京的29.7万家,其强劲的增长势头,令人瞩目。而上海的新注册企业数据,却仍未对外公开。


    成都去年新注册企业的数量达到了29万家,在一众二线城市中,遥遥领先。


    迈入2024年,广州的经济发展,保持了稳健的开局。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广州全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达到了344.68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73%。在这其中,企业数量达到了213.78万户,同比大增10.11%。


    以深圳为例进行比较,截至2024年3月底,深圳市的商事主体数量为4,285,076户,同比增长了6.99%,其中企业数量为262.94万户,同比增长了5.44%。


    尽管一季度广州经济受到汽车产业的负面影响,GDP增长率仅为3.6%,但随着企业数量的大幅增长,达到了10.11%,这无疑为广州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增添了发展的信心。


一、世界经济,大变局


     在检视去年新注册企业的数据中,广州以36.97万家企业的卓越成绩,荣登榜首,超越了深圳的30.75万家和北京的29.7万家,其强劲的增长势头,令人瞩目。而上海的新注册企业数据,却仍未对外公开。


     成都去年新注册企业的数量达到了29万家,在一众二线城市中,遥遥领先。


     迈入2024年,广州的经济发展,保持了稳健的开局。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广州全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达到了344.68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73%。在这其中,企业数量达到了213.78万户,同比大增10.11%。


   以深圳为例进行比较,截至2024年3月底,深圳市的商事主体数量为4,285,076户,同比增长了6.99%,其中企业数量为262.94万户,同比增长了5.44%。


   尽管一季度广州经济受到汽车产业的负面影响,GDP增长率仅为3.6%,但随着企业数量的大幅增长,达到了10.11%,这无疑为广州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增添了发展的信心。


  “老欧洲”谋求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新定位;


    日本想要夺回“失去的三十年”;印度想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俄罗斯的诉求在于逆转冷战失败后延续至今的战略被动……


    然而,真正能左右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唯有中美。


    当前,美国正经历着性的阵痛。从中短期来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周期即将画上句号,劳动力市场日益紧张,部分金融市场的条件也在收紧,这些现象都预示着美国经济正处在“衰退—谷底—扩张—顶峰”周期的尾声,并即将迈入衰退阶段。


    尤其是,美国已深陷对金融化的过度依赖,这导致了制造业的空心化和无力感。然而,从长远来看,美国凭借其存量实力和数十年来全球秩序形成的惯性积威,仍能在与“群雄”的较量中拉扯纠缠。


    美国内部有多重因素支撑着其国力:一方面,美国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赋予其灵活性。在美国政治体系中,经过上百年的“三足鼎立+轮流执政”传统,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纠偏的能力。尽管当前拜登与特朗普之间的争议暴露了这一体系的失灵,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未来没有重新调整并回归政治平衡的可能。


    另一方面,美国正在通过科技推动产业回流。例如,推动“制造业回流”和“无尽前沿法案”等政策措施,旨在在科技领域建立战略优势,并最终对全球各国形成新的“剪刀差”。目前,包括苹果、微软、Alphabet在内的科技“七巨头”市值总和已经达到德国经济规模的三倍左右。


  从外部来看,美国提出的“餐桌和菜单理论”也暴露出,即便在产业无法支撑经济、金融工具箱失效的情况下,美国仍具备通过牺牲其他经济体来挽救自己的动机与能力。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美国是“无敌”的:如今美国想要通过科技收割世界,绕不开产业落地来兑现科技价值,而这反而是中国的优势。


   一方面,科技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技术水平,还关乎产业基础、市场规模等要素的协同发展。而中国目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就使其具备了为尖端技术匹配应用场景,并快速批量复制的能力。换言之,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一般模型“导入——培育——成熟——衰退”,美国的优势集中在导入阶段,而中国的场景倒推技术落地的模式则能够在“培育——成熟”阶段释放更多潜力。


   科技经济的蓬勃发展,并非单纯技术水平的提升,更涉及产业基础与市场规模等多要素的相互协同作用。我国目前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一独特优势使其能够为尖端技术寻找匹配的应用场景,并实现快速批量复制。


    换句话说,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常规模型,即“导入——培育——成熟——衰退”,美国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的导入阶段。而我国则采用场景倒推技术落地的模式,在“培育——成熟”阶段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另一方面,中国在应用端培育起来的超强研发能力也在向上寻求突破,最终在多个领域掌握主导。


    据一项依托荷兰知名学术信息企业爱思唯尔所提供的数据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总共151个研究领域中,美国独占鳌头,领先于80个领域;而中国紧随其后,在71个领域中位居第一。在尖端技术的角力场上,中美两国更是表现得出奇地平衡,呈现出一种旗鼓相当的态势。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中美两国在全球科技竞争的舞台上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双璧。其他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似乎难以望其项背,无法赶上这趟飞速发展的列车。


    沿着这一趋势推导,随着中美不断兑现前沿技术价值,未来的竞争格局将是美国靠科技、中国靠市场,中美相互无可奈何,却共同拉大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优势。


     而这一大趋势中,自然少不了中美之间关于模式的不断博弈,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围绕中美模式演化出不同的集团或组织,进而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换言之,未来谁的模式更胜一筹,谁就最有可能引领世界。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3大挑战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面临着系统性、周期性、结构性的三重巨大挑战。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有着长期坚定的追求,更在认识、应对、求变中不断调整。


     首先,系统性挑战意味着全球经济系统面临巨大风险,如通货膨胀、全球产业链脱钩断链、地缘政治抬头等问题。尽管如此,在世界经济的大坐标中,中国仍然独树一帜。

其次,周期性挑战是指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时期因过度扩张而带来的周期性威胁,包括产能过剩、需求收缩、高负债等。


     对此,政策调控的本质是“左平右衡”。如果将2023年视为中国周期性问题普遍加深、探底的一年,那么从整体来看,2024年是中国周期性问题筑底在望的一年。


    最后,结构性挑战既包括从“大基建+房地产”到“科技创新+数智经济”的新旧动能切换,也包括经济发展长期采用投资和债务驱动、人口的总量见顶与结构失衡、区域发展失衡、投资过剩与消费不足错配等结构性扭曲。


    这意味着,在变局时代,应对中国经济难题的关键是从周期性调整转向结构性变革,而这并非一蹴而就。这也注定,中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还将持续探底。


    换句话说,中国经济正处在承前启后、爬坡过坎的关键发展阶段。


    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中,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全球磁场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互动与反馈机制是经济全球化逻辑的自然延伸。


    以美国为例,其加息的呼声不断,可能会对中国出口需求造成影响,导致其回落。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恢复,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强劲的外贸表现。


    如果出口增长受到限制,中国可能会选择通过增加投资和内需来刺激经济,而这可能需要实施货币宽松政策。此外,中国的利率并非完全市场化,即使在美国加息、中国降息的情况下,中国的利率水平仍然高于美国,因此并不会出现所谓的“资金回流美国”的情况。


    在全球央行的政策选择上,我们似乎正处于一个“二八月乱穿衣”的阶段,不同的央行采取不同的政策,有的紧缩,有的宽松,虽然看起来有些混乱,但这其实是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一种预期性反应。


    尽管中国已经开启了内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全球增长最好的经济体之一,但疫情背景下,中国经济自身也显示出了一些下行的迹象。如果经济支撑力不足,实现共同富裕、绿水青山的目标将变得困难。因此,重新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发展的核心,是对国内外形势全面呼应的一种调整。


     因而,在中国经济围绕世界“公转”的过程中,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前所未有的机缘。


    一方面,中国制造在越来越多的门类登顶,家电、电脑、智能手机等争相去世界市场争雄,类似Shein这样的出口跨境电商企业更展示了“中国供应链+互联网营销创新”的强大威力。


    但新冠疫情正使世界分裂、多边主义受损、跨国供应链中断,市场经济失衡所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零和博弈观念增强,去WTO、去全球化将对中国全球要素配置造成效率损失,给中国的跨国商业、参与全球治理带来阻力。


    另一方面,中西不仅货币政策逆向,全球视野下的经济周期也将“错位”,可谓“西方不亮,东方亮”,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拉动力;


    秉持底线意识,防范金融、债务风险,中国放水挂钩“中小微企业经营贷”、“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将利于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中国“自转”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也将加大“公转”中的稳定性。


   沧海横流见英雄,中国将直面这个大时代,化腐朽为神奇。


 

三、周期挑战之下,企业如何应对?


    当下企业的经营环境,是各类周期叠加的结果,换言之,企业艰难求生的根源往往是企业自身不适应周期性的环境变化。


   在百年变局中,企业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穿越各类周期的能力。具体而言,要具备5点能力。


1.穿越12%毛利率线的财务周期

 

     在商业世界的舞台上,各行各随着时光的推移,无一例外地趋向于一条效率的边界线。那是一条12%的运营效率分水岭,映照出市场的生存法则:那些运作效率超越此线的公司,不惜以利润换取市场的广度与深度,而那些未能达标的企业,则在内卷的残酷游戏中黯然退场。


      新能源汽车领域便是这一现象的绝佳注脚。目前,乘用车和新能源车的利润趋势线紧绷在12%的价格区间附近波动。在这之上,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拥有更多的调整空间和市场策略;反之,一旦陷入价格战的泥潭,那些利润水平低于这条线的公司将会变得异常脆弱。


     一组来自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实证。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主机厂的平均营运费用率稳定在12%至14%这一区间。简单说来,如果一家企业的单车毛利率未能触及至少12%至13%,在其他所有成本(不包括资本开支和摊销)被排除在外的情况下,仅从运营角度来看,它就在不断地滑向一个无尽的亏损深渊。


     以特斯拉为例,其车辆的平均销售收入高达37万元,而单车毛利达到10.67万元,这一数字显著高于行业利润趋势线。因此,特斯拉不仅拥有充足的降价空间和资本参与价格竞争,更凭借这一优势稳固地坐在了新能源车王者的宝座上,这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显而易见的一环。


2.穿越经典的经济学周期


     经济周期的更迭宛如社会运行模式的巨大洗衣机,每一次翻滚都孕育着新旧势力的激烈交锋。从短周期的基钦波动,到中周期的朱格拉起伏,再到长周期的康波浪潮,社会规律如同无情的手,推动着全人类不断进行创新与变革。


    以光伏行业为例,2022年时硅材料的价格高达30万元/吨,然而今年年初,这一数字已跌破20万元/吨。深入分析这种急剧下滑的原因,我们会发现,这正是基钦周期中主动去库存阶段的特征,产能的盲目投放导致了供给端的高库存,而需求端则步入了传统的淡季。


    再来看由技术更新迭代引发的康波周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每当蒸汽机、火车、电力、计算机等技术革命出现时,它们都会引领新一轮的康波周期。


    最近一次的康波周期,始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至今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的尾声。至于下一轮周期的启动日期和将涌现的技术,目前尚无明确的答案。


    在上一轮康波周期中,中国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脱颖而出。技术革新与城镇化、全球化的叠加效应,使得许多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财富的爆炸式增长。


    然而,在如今这个新旧交替、青黄不接的阶段,企业难免会感到不适应,陷入内外交困的尴尬境地。


3.穿越美国特色的金融周期


    最近,美国再次开闸放水”,一次性释放了6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这一举措,已让26个国家陷入困境。而这场货币宽松背后的隐忧,无疑是通货膨胀的阴霾。如今,美国国内物价飞涨,通胀率已创历史新高,这一现象令人警醒。


   美国印钞的行为,不仅对其国内经济构成威胁,全球经济也受到波及。专家预测,18个月后,全球可能会面临金融危机的挑战,形势岌岌可危。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金融危机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洗牌。我国也无法独善其身,一旦金融危机波及我国,国内宏观经济压力加大,大部分企业必将面临严峻考验。


    首先,外贸加工等出口依赖度较高的产业,将明显受到外部需求放缓的影响,陷入严寒。虽然欧美订单的减少不会让大型出口厂商立刻倒闭,但他们仍可通过缩小业务范围来求生存。然而,那些为大型厂商代工的小企业,却可能因为“无米下锅”而不得不关闭。


     其次,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行业,将因流动性的突然紧缩而在资金链上“走钢丝”。一些追求金融投机的公司,在股市暴跌中陷入困境,导致副业冲击主业,最终败下阵来。而另一些企业,则面临着市场不景气和银行惜贷的双重压力。


4.穿越中国特色的政治周期


     历史长河中,企业的增长往往由改革之力推动。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许多勇敢的个体户踏上了创业之路,他们中许多人后来成为了诸如曹德旺、宗庆后、柳传志等“第一代企业家”。


    1998年以后,房地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一大批煤炭、钢筋、能源产业的老板致富。而在2000年前后,中国互联网应用逐渐成熟,催生出了BATJ等电商巨头。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如同一部宏大的叙事诗,无数企业家在这段历史中,借助各种“剪刀差”、放松管制、住房市场化等制度、人口、资源、环境红利,创造了无数创业神话。


     许多企业家同时也是半个时政家,几十年来在政府文件、讲话、政府报告、报纸社论的字里行间,他们感受着期待与失望、亢奋与忧惧,在一波又一波的产业政策变化中寻找机会、调整战略、改变方向。


     然而,时代在变,改革开放前几十年,政府更注重经济发展的速度,即“效率”为先;而如今,发展重点已经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加之,过去粗放模式下的企业不断突破政策、市场、社会的边界,迫使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因此,过去迅猛发展的企业、商业,如今面临着规范与纠正。从粗放到规范的政策背景下,原有的发展逻辑被颠覆,商业扩张、企业发展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一不小心,就会被时代的漩涡所吞噬。


5.穿越百年变局超级周期


     面临三张底牌的冲击(科技革命釜底抽薪、陆权挤压海权、市场经济唯一性被颠覆),企业原有的生存法则固然面临失效风险,尤其是科技技术变革的“降维打击”更是不停动摇着企业的根基。在技术变革的影响层面,这几十年,经济发展最大的引擎还是新技术,沿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继而引入的区块链、元宇宙这一条技术路线发展的变革,技术的影响正从社会的公共基础设施层面,系统性地深入到各个行业,从底层改变一些行业的运行逻辑。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一些颠覆性技术有望每年创造14万亿—33万亿美元的效益。那么不难预见,缺乏前瞻性的企业不仅将被技术颠覆,更将被市场抛弃。就像智能手机渗透率决定移动互联周期,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渗透,产业演变从电子设备开始、逐渐向软件内容传导并扩散至场景应用,带动了整个产业链高景气的态势. 2015年后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此后智能手机销量震荡下滑,渗透率的提升开始放缓甚至停滞,未能及时调整的企业自然被时代抛下。


     面对科技革命、陆对海权的挤压以及市场经济唯一性被颠覆这三大挑战,企业传统的生存法则正面临着失效的风险。尤其是科技技术的变革,宛如“降维打击”,不断动摇着企业的根基。


      在过去几十年里,新技术一直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它沿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路径,引入了区块链、元宇宙等概念,从而引发了深刻的变革。技术的影响已经从社会的公共基础设施层面,系统性地深入到各个行业,从根本上改变了某些行业的运行逻辑。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预测显示,到2025年,一些颠覆性技术有望每年创造14万亿至33万亿美元的效益。因此,缺乏前瞻性的企业不仅会被技术颠覆,更可能被市场所抛弃。就像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决定了移动互联的周期,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产业演变从电子设备开始,逐渐向软件内容传导,并扩散至场景应用,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高景气态势。


     然而,自2015年以后,智能手机产业进入了成熟期,销量开始震荡下滑,渗透率的提升放缓甚至停滞。那些未能及时调整的企业,只能被时代所抛弃。


     时代变了,企业穿越周期基本坐标也变了,要实现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跨越,就意味着企业要从内部到外部、从组织到界面等方方面面建立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企业内在能力而言,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企业越困难,越要稳住基本盘,这就意味着积极的业务拓展与保守的财务安排并行不悖。


     若从外部来看,无论是纵向深耕,还是横向攻城略地,控风险都是关乎企业“生命线”的重大课题。


     若要做到以上“内外兼修”,企业也面临着从组织架构到界面关系的升级改造,要有远见、格局与战略,顺势调整组织架构、开启组织变革。另一方面,也要把社会目标放在企业宗旨的位置上,而非一己之私。



四、未来的创业逻辑,变了


     在过往那充满荣耀野性的创业时代之后,我们步入了后疫情时期,创业的成败比例悬殊,犹如“九十九死一生”。换言之,在局势动荡不安之时,创业需谨慎,即使决定踏上创业之路,也应顺应时势,调整策略,不能机械地套用过去的经验。


    如今,创业者们难以寻觅到20年前那种“Copy to China”式的创业捷径。未来的创业者们将面临新的挑战,创业逻辑也将发生变革。


1.未来的3种创业者


第一,鼓励处长们“下海”创业。创业不仅需要激情与梦想,更需要解决问题的资源与能力,以及有效的价值交换系统。


第二,技术牛人“跨界通吃”创业。科技经济大行其道,新一代创业者与其学术和产业背景相关性越来越高,既需要具备极强的技术性,热爱技术与设计,又需要跨界通吃的能力,会集成懂创新。


第三,天生的创新者、颠覆者。诸如罗永浩等“连续创业者”,乐于折腾,勇于搏击商海,近乎偏执地选择一些少有人走的路。


2.未来的3种创业逻辑


    就行业而言,没有哪个行业更适合创业,毕竟每个行业都有创业的成功者与失败者,但创业逻辑已转换。


第一,从模式创新到底层技术创新。移动互联网红利见底,但科技经济方兴未艾,“硬科技”风起云涌,更有待商业化突破。


第二,遵循MVP(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原则。创业不是无所不包、一蹴而就,而首先要专注于为某一小群的客户提供足够价值。


因此,创业的最佳方式是遵循聚焦法则。如果最小可行性产品成立,再转向最小适销产品(MMP),真正上路。


第三,从为创富、成功到为社会、价值而创业。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博为视野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