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速的经济,拨开产业迷雾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5391亿元,同比增长3.9%;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4%,制造业投资增长9.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2%。民间投资增长0.1%;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6%。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1%、11.7%。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8.3%、12.1%;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4.1%、17.4%。
2024上半年报表现出我国产业发展韧性,基建投资保持平稳但房地产下行周期仍然持续,而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经济下行仍然明显,投资收缩,对产业地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产业地产低迷局面要如何破解?
01 经济收缩放缓,加码前沿科技正当时
经济环境严峻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投资越发的谨慎,过往经济大环境利好状态下,撒网式投资在投资领域中非常常见,但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这种投资策略风险远高于投资,谨慎跃升成为投资策略的第一要素,投资收缩是必然的。
然而并非所有的投资都如此,还是存在着特定产业不太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高技术产业、未来产业这一类前沿型的产业,对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来说却是一个加码的好时机,这些产业普遍投资周期较长,在大环境不容乐观的状态下,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会优先向此类型产业集中,这类型产业将获得更多的机会。自2023年开年,人工智能、AI大模型、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相关的字眼几乎牢牢占据资本的眼球。
博为国际擅于以国际视野规划项目。前沿科技在商业化后具有极强的爆发力与生命力,将项目置于国际化的高度,寻找未来发展空间,通过制订园区前瞻的发展战略,规划超前的发展领域,策划国际领先的产业项目等,共同推动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好本地资源禀赋的独特性、充分挖掘好本地市场的潜力优势,探索迎合自身属性的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保持对前沿产业敏感度,适时实现“弯道超车”,抢占产业新赛道,锻造产业新优势。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这六大未来产业领域。而年初,《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明确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其中,生物制造、生命科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是首次被写入政府报告中。目前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必争之地,各地方政府需根据自身产业条件优势提前布局规划,才能抓紧时机推动产业体系的核聚变。
02 用营商环境决胜,胜者招商顺
在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大背景下,招商引资模式寻求变阵,结合博为国际长期的产业招商研究经验和项目规划咨询实践,营商环境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中的长期C位,良好的营商环境如同发光体,源源不断的吸引企业目光,让招商引资如虎添翼。而经济下行带来地方政府资金压力明显,如何发力在刀刃上,可以优先选择的从三个方向进行强化。
营商环境包括交通物流条件、市政设施、服务设施、产业平台等硬环境建设,以及招商制度、政务服务、企业服务、信用环境、人文环境、政策体系、城市品牌等软环境建设,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能吸引更多优质产业。
方向一结合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硬环境。城市更新目前已发展至4.0时代,产城融合态势已成为主流,城市更新的过程不仅仅是建筑改造的过程,亦是产业结构、硬件设备升级换代的契机,结合城市更新共同推动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化,能为人才进驻、科研环境提供更优质的空间载体、交通条件、服务设施、人居环境,对比新建园区与经济开发区,资源整合度更高,资金有效性更强是实现提升营商环境、城市更新共赢的更优解。。根据城市自身的区域位置、资源禀赋和人才科技等,对城市进行重新定位,谋划新的动力方向,科学研判城市的可实施空间,补充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持续进一步美化、亮化、绿化城市风貌,完备公园、道路、停车等基础设施,修复城区生态环境。更新的本质在于提升城市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最终在实现城市更新的同时,营商环境亦同步得到改善。
方向二服务为先,做企业的依靠。立足于重商、亲商、扶商、富商的理想,强化招商服务、管理服务等服务意识,以政府服务环境来吸引企业的投资。加大投资环境的整治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要着重创新项目筹建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市场营销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等服务体系,加快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构建一个和谐的政府服务环境。
方向三发力平台建设,聚人成网。通过平台建设保障科研、人才、能源、金融等要素供给,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灵活的服务。按照“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的原则,从高起点配置实体平台的功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如欠发达地区可重点思考以主导产业为重点的共性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平台、以产业集群为基础构建不同能级的现代物流圈与商品流通平台、以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为核心的融资服务平台建设、依托行业协会为纽带促进行业信息发布与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等,通过平台建设实现产业链条的再梳理,弱化产业发展的不利环境条件,促进放大平台带来的积极性,带动营商环境向满足产业需求方向发展。
03 传统产业升级战线要拉紧,招商图谱与项目包装要抓紧
产业升级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产业野蛮式扩张,各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但随着国内外形势愈发严峻,前沿技术升级突破加快,传统产业模式备受冲击,新技术的引进、创新研发与企业资金、经营压力之间的取舍,让很多地方的传统产业升级变得十分缓慢与困难。地方政府在面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时候,通过专家智库的经验与角度,能有效跳开本地产业的条件桎梏与固化印象,通过招商产业链图谱的引导,优化传统产业升级的路径,专链突破式的招商模式更适合传统产业升级的需要。
招商图谱规划与项目包装的重要性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下的作用尤其明显,项目包装是坚定城市产业路线实施的航标,同时策划包装过程也是深化行业认识的过程,深入编制,对招商谈判有极大帮助。博为国际认为,招商图谱是项目包装的灯塔,项目包装则是招商引资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石,做好项目包装,灵活运用项目包装成果,能有效提高决策率和锚定产业路线,是精细化的招商竞争中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在项目包装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五大原则:
共赢性原则。站在政府、投资商双方的角度思考互利共赢,相关内容尽可能体现双方的关注点,包括生产要素、产品市场机遇、生产要素、经营成本、产业链作用、能源需求等方面的企业与政府的关注都需要在包装过程中进行考虑,才能提高项目包装的命中率。
实操型原则。优质的项目包装必然是结合地区实际条件与企业需求,思考自身条件与企业的匹配度,预判项目落地难题并提出落地解决方案,项目包装根据不同的阶段拥有不同的深度,同时因其具备论证过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其论证过程背后,是项目落地所需的土地、人才、政策等营商环境配套的实施推进的目标。
前瞻性原则。项目包装策划者需以前瞻视角适度超前项目的定位、技术、产品,为未来快速接轨前沿产业、分期开发大项目的用地、产业链集聚发展等预留空间,满足应用于数年内招商的弹性。
广纳性原则。编制者应集思广益,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围绕本地产业优势、战略发展目标,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全面系统梳理本地的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企业需求、行业发展等,集各部门、各专业人员之长,寻找符合本地产业发展需要最优解,通过征询交流,不断修正和完善项目策划。
聚力性原则。即招商项目策划包装需遵循集中精力才能办大事的逻辑。漫无目的地对所有潜在项目都进行策划包装并不可取,需要懂得选择对地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项目进行深化包装,放弃小项目才是有效的项目包装实施路径。结合产业政策、项目定位、项目意义、条件匹配度、经济指标等因素的综合评估,进行项目包装的深化,挖掘重点跟进项目,从而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与目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