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走势
Industry Focus

苏州高新区以文化底色助推旅游业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雁 责任编辑:
2011-01-21

  三月的苏州乍暖还寒。高新区太湖湿地公园内,上海世博会苏州馆移建工作正在渔家码头水上区域有条不紊地进行。移建后的世博苏州馆面积扩大至原来的3倍,新馆将于今年51日开放。

  移建世博苏州馆,“竞争对手”有13家,为何最终“花落”苏州高新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明认为,高新区倾力打造的太湖湿地公园等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彰显了吴文化底蕴及自然生态美景,这与世博苏州馆古朴典雅的“气质”及宣扬的城市发展理念是最相吻合的。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以文化为“底色”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也使地方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走出了一条文化与经济共荣的路子。

 

  经济与文化“双面绣”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新区是“高端产业集聚,文化积淀单薄”。其实不然,苏州高新区不仅集聚了世界前沿的产业群,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调高调优产业布局的同时,把挖掘和整合区域内文化资源作为工作重点,用高新区工委宣传部长郦小萍的话说,“要让文化成为区内居民共享的精神财富。”

  坐拥25公里太湖岸线,苏州高新区花3年时间,倾力打造太湖湿地公园,20105月正式建成开放。公园不仅展现了太湖流域的原生态美景,还将传统的刺绣、缂丝等工艺通过景观“活化”的手法呈现,汇集了太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和刺绣文化等吴文化精粹,全部建成后将是保护和传承太湖流域文化的“大博物馆”。

  今年19日免费向公众开放的苏州东吴博物馆,由政府投资建馆、私人捐赠藏品,共有铜镜、青瓷、唐三彩、唐宋瓷器、古代艺术等九个系列2400余件,涵盖我国各个历史时期。35年内,博物馆将打造成国内最大的公办民助博物馆,以及文物考古教研实习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

  为修复历史遗存,保护和传承文化,苏州高新区可谓“不惜工本”。位于高新区西北部的浒墅关开发区,在已投入10多亿元的基础上,将在未来三到五年投入100亿元,恢复重建董公堤、布设浒墅关古镇诗文碑刻,在运河明清风光带引进了苏州东吴博物馆,还将引进中国蚕桑丝绸博物馆、苏州钱币博物馆等系列博物馆,打造博物馆集群。

  与此同时,苏州高新区太湖沿线的镇湖、东渚、通安等古镇,凭借缂丝、苏绣、玉雕、石雕、香山帮古建营造技艺等传统手工艺资源,建成东渚百匠街、镇湖绣品街和刺绣艺术馆等。苏州高新区逐渐梳理出了一条以文化为主线的区域历史资源“线路图”。

 

  “文化底色”催生旅游“新主张”

  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挖掘整理中显现出独特魅力。然而,文化只有通过有效的载体,才能广泛传播乃至深入人心。在苏州高新区,旅游产业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成为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的重要举措。

  围绕“生态、文化”的旅游产业发展定位,苏州高新区每年用以旅游项目建设的资金达5亿元,2010年规划建设的10大旅游项目总投资达450亿元。先后完成了太湖湿地公园、苏州乐园水上世界、糖果乐园、国际影城等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建设。

  整合区域内的文化和生态资源,苏州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大运河文化休闲旅游带”、“大阳山山水休闲旅游带”、“太湖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带”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格局。走进高新区树山,15个自然村隐藏在连绵的山峦之间,这里植被保护完好,深山中时见清泉飞瀑,重现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中美景。

  树山是苏州市民最爱的休闲旅游之地,市民们早已对高新区众多经典的旅游品牌十分熟悉,以至如数家珍:苏州乐园啤酒节、白马涧生态园冰雪狂欢节每年6月开幕,镇湖刺绣文化艺术节每年10月开幕……今年春夏,高新区还将推出白龙茶文化节和温泉文化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越来越多的苏州市民乃至国内外游客,来到苏州高新区感受文化与生态的魅力。来自苏州高新区旅游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高新区各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1.23万人次,同比增长25.62%,其中长三角地区的自驾车游客占33.07%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业热点走势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