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专家观点
Expert Opinions

电子商务产业园是承接政策的重要载体

来源:伟雅网商俱乐部 作者: 责任编辑:
2014-01-15

        伟雅网商俱乐部年会于2014年1月11-12日在上海举办,第四论坛是电子商务产业园创新发展论坛暨电子商务园区联盟第五次理事扩大会议。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作点评,同时,汪向东老师也是电子商务园区联盟的顾问。
  大家好,我是汪向东。我和园区联盟的渊源,正如刚刚伟雅的介绍,电子商务园区联盟在12年网商大会上成立的时候,我就被邀请作为园区联盟的顾问。昨天过来的时候,伟雅和柔沙给我派了一个活,希望我对电子商务园区的模式作一个点评,同时给一些建议和指导。聊什么呢?就聊一聊前天我参加阿里集团新春专家答谢会,从这儿聊起。
  那个会议上,阿里研究中心预报了他们即将推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叫做《2013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盛振中代表课组做了一个介绍,同时会议邀请我,对支撑这一研究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这样一个工具性的数据产品做个点评。
  昨天我跟伟雅聊起来这个事情,我就说,这个事其实跟我们今天要谈的园区非常有关联。怎么讲?我想先讲讲这个“指数”是个什么产品?然后再讲在今天大环境下,我们怎么看待它的意义。最后,再讲这跟园区有什么关联。
  先说这个“指数”,阿里巴巴是从2010年上半年,委托我们社科院的这个团队,帮助阿里巴巴开发了一个“网商发展指数”。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熟悉“网商发展指数”。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这个指数做出来了。从2010年做出来,一直应用到新指数出来。几年间虽然有些微调,但都没有这次变化大。
  新指数的变化有四个方面。第一个变化是名称,第二个变化是内容,第三个变化是测度的层级,第四个变化是发布方式。
  先说名称,原来受委托开发“网商发展指数”的时候,没讲是阿里巴巴网商发展指数,就是中国网商发展指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那个时候,说网商,就是阿里平台上的网商,没得说的。另外,开发那个指数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兼顾和满足将来应用这个指数的各方面主体的需求。为此我们去揣摩政府怎么用,学术界怎么用,业界怎么用等等。
  前几个月,我们又参与了新指数的研发过程。关于名称,我跟阿里极力建议,你就叫“阿里指数”。为什么?两个理由。一个理由,从2010年到现在,参加到电子商务过程中的主体越来越多。他们的诉求越来越复杂。现在几乎是不可能,开发一个指数谁都能用。顾不过来。这样的话不如就做一个基础的、简化的东西;第二,现在阿里平台是网商依托的一个大平台,这毫无疑问,但阿里以外的网商也在成长。这个指数将来是基于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数据去编制的。那不如干脆就叫“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一目了然。

  第二个变化是内容,2010年我们开发网商发展指数的时候,它是由五个模块构成:网商的规模、网商的密度、网商的交易水平、网商的生态和网商的发展趋势。五个模块构成一个网商发展指数。五个一级指标,下面又包含若干个细化的下级指标。
  这次,做了一减一加。
  减,就是把原来反映网商发展的多项指标大大删减,就留了两个指标,一个是网商的密度,一个是网商的交易水平,就两个指数。
  加,就是加上网购的指标。网购也是两个指标,一个是网购者的密度,一个是当地网购的交易水平。
  这样构成的新指数,很简单就是四个指标的合成。既然有网商、又有网购,那么,原来的“网商发展指数”,就变成“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这是内容的变化。
  第三个变化是测度的层级。2010年网商发展指数出来以后,根据对指数的测度,阿里陆续发布了一些报告。有省一级的,有地市级的,这次,要把测度的层级放在县一级去。这样一个测度层级的深入,一下子就让人们看到了原来的那个测度层级所看不到的东西。
  小盛在前天的会上,举了一个例子。原来测度地级市的时候,广东省、广州市在分别测省和市级的时候,都是名列前茅。原来广东跟浙江,江苏都是第一集团军,这次进入到县级电子商务,用这个新的指数一测,前百强,浙江占了49席,几乎是半壁江山。广东,只占三席。连浙江的零头都不如。这说明什么?说明广东和浙江的电子商务,在结构上明显不同。如何去评价二者的这个差异另说,关键是你可以看到原来的那个测度层级看不到的东西。这个差异,对于我们去探索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规律,对于当地各方的主体,去研判形势,做出决策,支持的力度可就大多了,太重要了。这是测评的层级。

  第四个改变是发布的方式。原来的发布,一年做一次,或者不定期的或者半年发布一次,用报告的形式来发布。今后阿里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怎么发布?按阿里的说法,它要实时在线,放在阿里研究中心官网的“数据地图”的栏目下,每季度更新一次。所有的人上到那儿,就能看到那个数,不光看到自己的,还能看到自己在全国2000多个县里排名是什么样的状况,你比邻县领先多少,还是落后多少。
  接下来说说它的意义。昨天来的时候,我在火车上写了一个博客文章,介绍这个事。你们有兴趣可以登录新浪我的实名博客看看。其实,意义不止于此。比如,发布方式这个改变,对于地方官员的会形成什么样的压力?
  光是发布指数,恐怕还不算厉害。但当它跟其他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个事的意义就变得更大了。
  去年中央政府换届,汪洋同志管电子商务以来,电子商务得到更大的重视,在中国政坛,不少下级官员可能不在乎别人,但挺在乎他的“老板”。换届了,新领导怎么样?对电子商务,只是口头上说说,还是真重视?下级非常敏感,他能够看得出来。大“老板”老是对电子商务有批示,这就是真重视,上面主管领导真重视,各部委就紧张起来了,省、地市、县就紧张起来了。等从上到下重视起来,再加上“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往那儿一摆,我在全国的排位是什么状况一目了然。你说这个怎么弄?“老板”在看着,当地的群众在盯着。你说这个压力大不大?今天,就处在这样一个政策环境背景下。
  最后,说说这跟园区有什么关系?
  今天这里在座的有政府官员,更多是园区的操盘手们。地方政府官员们要想尽快把本地的电子商务搞上去,加快见政绩,会怎么干?搁你,你会怎么干?我的判断是抓两个东西来的最快。
  一个,是我今天上午讲的,“平台”,建本地的平台;第二个就是建“园区”。
  为什么?你地方上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可以出这个政策、那个政策,这些零散的政策要找到一个载体,一个政策承接的载体,而这个载体最好是一个可见的载体。我建立的这个园区,多少地,多少投入,怎么样怎么样,我给他什么样的政策,这个一下子就能看得见、摸得着。

  各位:刚才伟雅说2012年9月建立电子商务园区联盟的时候,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园区怎么活,2013年讨论更多的是园区如何创新。那么,今天,在新的背景下,我希望大家要去多想想,怎么去抓这个“天赐良机”。
  结束点评
  听了各位园区的代表分享以后,我第一个直观的感受,是现有的园区模式各异。今晚发言的这几个园区,是在咱们电子商务发展园区中,起码在园区联盟的框架内,在发展上相对来讲是最有特点,也是比较好的园区。但是,他们的模式各不相同。
  我今天上午在演讲时,说到电子商务本身发展的模式多样化问题,其实,园区的发展也是多样化的。如果结合刚才所说的这样一个历史机遇,相信园区以后还会大发展,以后创新的空间,确实非常大。这是第一个感觉。
  第二个感受,是园区如何发挥作用。大家发言中,无论是讨论人,还是钱,还是“围墙”,大家从各自的角度在讲什么问题?其实都是在讲一个资源的问题,各自关注的点可能是资源的某个部分,其中也包括政策资源。比如,刚才皋主任介绍上海电子商务专业孵化器的运营,无论讲“扔钱”、“花钱”还是“找钱”,讲的是资源;周总发言讲吸引人、留住人、人的培养等,讲的也是资源。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资源问题时,如果政府认定了要推动、要发展电子商务,政府愿意把所掌握的公共资源,越来越多地往电子商务上去部署。那在这种情况下,如同我刚才所说的,园区,还有平台,就会成为承接政策资源的一个载体。
  对于园区的操盘手来讲,根据园区承担的任务,来考虑这个事的时候,就需要想想,你怎么样把你的园区变成去承接市场资源、公共资源、包括政府政策资源的载体,通过你这个载体,把这些资源部署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去。
  我觉得临安项局他们讲的非常生动,园区就是要去对接资源。拿政策资源来说,我们有这么多电子商务的创业者、经营者、服务商和网商,一方面他们很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需要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其实,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为扶持电子商务,已经出台有很多的政策,资源就摆在那儿,关键的问题是双方不对接。想要政策资源支持的,不知道有那个资源在,不知道有什么政策;而另一方面,有这个资源的,又可能像刚才马主任说的,我有了这一千万都不知道该给谁。

  你说这是什么情况?园区一定要办这个事,做好资源对接。你把这个事给办了,园区的作用就发挥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内专家观点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