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专家观点
Expert Opinions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趋势与展望

来源:价值中国网 作者:魏后凯 责任编辑:
2014-12-05
  一、当前我国已进入群体竞争的新阶段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竞争态势。
  这种竞争态势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日益融合为一体,出现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即使我们的产品在国内销售,我们参与的仍然是国际竞争,因为跨国公司和外国产品已经大规模地进入了中国市场。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区域竞争的加剧,我国区域竞争正在由过去的个体竞争走向群体竞争。以城市群和产业链为主体的群体竞争,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竞争的新特点。可以说,目前我国区域竞争已经进入到群体竞争的新阶段。
  区域群体竞争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城市群竞争。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城市竞争是区域竞争的关键。过去,我国城市竞争主要表现为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如长沙与武汉、上海之间的竞争。但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单个城市已经被整合到城市群之中,并承担特定的功能,其作用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能量,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在区域一体化基础上以城市群的竞争取代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成为一种新的竞争态势。显然,未来的区域竞争将是各大城市群之间的群体竞争,而并非单纯是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在参与高层次的全国竞争和国际竞争中,城市群竞争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城市群参与国际竞争的成功案例是荷兰的兰斯塔德(Ranstad)。兰斯塔德是由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乌特勒茨4个大城市和2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在这一城市群中,各个城市分工明确,并通过快速交通网络有机连接起来,城市之间是“绿心”和绿色走廊。其中,阿姆斯特丹是空港、金融和现代服务中心;海牙是行政中心,为荷兰政府和诸多国际机构的所在地;鹿特丹为欧洲第一大港(曾经是世界第一大港),港口经济和临港工业十分发达;而乌特勒茨作为荷兰的地理中心,为全国的交通运输和物流中心。其他中小城市的专业化分工也十分明确。对荷兰政府而言,构建兰斯塔德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拿兰斯塔德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抗衡,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荷兰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档次,同时避免单中心国际大都市带来的“膨胀病”,创造一个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宜居环境。
  二是区域产业链竞争。企业是参与区域竞争的微观主体。在区域竞争中,企业竞争力的大小是决定区域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过去,区域产业竞争主要表现为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单个企业的能力是有限的。区域产业涉及到上、中、下游各个环节,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合和支撑。随着区域竞争的加剧和产业链式发展,区域产业竞争出现了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走向产业链式竞争的趋势。在这种新的竞争态势下,区域竞争力并非完全取决于单个企业,而是决定于区域整个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可以说,未来的区域产业竞争将是以整个产业链来参与全国的竞争和国际竞争。这样,就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区域发展中存在的“有企业无产业”的状况,逐步构筑区域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
  产业园区是推动新型工业化,提高群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工业化必须走园区化、集中化、城市化的道路。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那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农村化、分散化的道路是错误的,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精神的。另一方面,产业园区是强化城市群竞争和产业链竞争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园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成为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增长极,成为促进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坚力量,成为探索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试验田。在区域竞争由个体竞争走向群体竞争的新阶段,产业园区建设必须采取新的战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当前,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1、各地产业园区化进程不断加快
  近年来,各地纷纷鼓励工业企业“退城进郊”、“进区入园”,促进产业合理集聚,产业园区化比重不断提高。以高新区、开发区等为主体的各类产业园区,目前已经成为各地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在产业、出口和利用外资等方面的集聚效应日益显著。2005年,仅53个国家级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就占全国的9.4%,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3.0%,实现出口占全国的14.7%。2006年,54个国家级开发区(包括享受国家级开发区政策的5个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36.90亿元,占全国的5.13%;实现工业增加值7414.24亿元,占全国的8.68%;实现出口1492.33亿美元,占全国的19.59%;实际利用外资147.12亿美元,占全国的23.06%。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约有20%的工业产出是依靠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实现的。如果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兴办的各类园区,目前我国工业的相当大部分都集中在各类产业园区中。

  2、开发区高新化和高新区外向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部门设立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如开发区、高新区等。这些园区的功能定位最初是差别化的,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就高新区来说,最初的设想主要是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利用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但近年来,各高新区大都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引进外商投资,扩大出口,由此出现了高新区的外向化趋势。而这种外向化恰好是过去开发区的主要功能。2005年,53个国家级高新区实际利用外商投资99.4亿美元,占全国的13.7%;实现出口1116.5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的14.7%。
  就开发区来说,过去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的“三为主”政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这种传统的“三为主”政策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后来国家提出了“三为主、一致力”的方针,即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时期又提出了“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方针,即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各开发区出现了高新化的趋势,纷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这恰好是过去高新区的主要功能。2005年,我国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所占的比重,从业人员为20%,工业总产值为46.5%,产品销售收入为47.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68.0%。

  3、产业链式发展和集群化趋势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产业园区化进程在快速推进,但这种单纯的园区化即产业“进区入园”,只能解决产业的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问题,它只是现代产业空间组织的一种低级形态。从现代产业空间组织形态看,产业园区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园区化、链式发展和集群化三个阶段。目前,我国不少园区尤其是市县级园区还停留在单纯的园区化阶段,园区功能定位不明确,缺乏特色和专业化分工,企业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犹如“一个麻袋装着一大堆土豆”。这个麻袋就是园区的边界,土豆就是我们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我们一打开麻袋,里面的土豆都是散的,缺乏有机关联。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一些条件较好的园区已开始出现产业链式发展和集群化的趋势。如北京、天津开发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广州开发区的化工产业,长春、武汉、重庆开发区的汽车产业,青岛开发区的家电产业等。不少园区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加快产业集群化的进程。显然,产业链式发展和集群化是未来园区产业发展的方向。

  4、产业园区的生态化趋势加快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大力推进产业园区的生态化。200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已批准设立13个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省曹妃店循环经济示范区、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黑龙江省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区、江苏省张家港扬子江冶金工业园。不少地方则提出建立生态型产业园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和新型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绿色制造基地。显然,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建设“生产发展、生活舒适、生态良好”的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创造最适宜人类居住的人居环境,这是今后我国各类产业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5、各园区内产业出现了融合化趋势
  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制约,过去我们往往把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单纯看成是制造业或生产工厂的集聚地。然而,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各产业发展出现了融合化的趋势,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并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工业园区来说,即使是以发展制造业为主,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强力配合。所以,随着园区的发展,各地逐步走出过去那种工业园区只搞工业、就工业论工业的误区,开始不断强化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研发、信息咨询和中间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完善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包括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以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可以说,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各类产业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三、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战略举措当前,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已经进入到注重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新阶段,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将需要采取新的战略。这一新的战略就是走园区科学发展之路,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效率高、注重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型产业体系。

  1、实行 “三区联动、融合发展”
  科技园区是产业园区的重要类型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园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为传统的独自发展模式,主要依托各高校集中区或智密区独立研发。其主要弊端是:产学研相互脱节,科研成果转化低,缺乏产业化基地;大学校区与社区相互独立、分割;高等院校与地方经济形成“二张皮”,即高校没有根植到地方经济文化之中,根植性较差。第二代为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主要是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其作用主要是解决产学研一体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但它仍没有解决高校与地方经济的脱节与融合问题。第三代为上海杨浦提出的“三区联动、融合发展”模式,即大学校区、高新园区、公共社区联动,实现融合发展。这种模式为打破传统的高校与地方经济、官产学研银民相互脱节,实现高等院校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因此,对高新区、大学科技园以及目前一些地方建立的科学城来说,应该借鉴杨浦的经验,打破条块分割,实行“三区联动、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创新区域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的融合发展、链式发展、集约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从发展趋势看,未来科技园区的发展,应该是向高度一体化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高度一体化和科学发展将成为第四代科技园区的重要特征。

  2、节约和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不少产业园区规模增长仍主要采取依靠土地“平面扩张”的方式,其发展空间的约束日益突出。面对发展空间不足问题,一些园区用地规模不断扩张,有的甚至高达上百平方公里。事实上,产业园区具有合理的有效规模,并非是越大越好。经验表明,一个产业园区的合理规模一般在15~20平方公里左右。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工业地价过低,各类园区“征而不开、开而不发”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园区大建“花园式”工厂,土地利用效率与国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即使是土地产出效率较高的国家高新区,2004年平均每平方公里已开发土地实现销售收入也仅相当于台湾新竹科学园的7.9%,创造就业仅相当于台湾新竹科学园的1/4左右。当然,这里存在着汇率等不可比因素在内。但可以肯定地是,目前我国各类产业园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仍有很大的潜力。
  未来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应该走土地集约化的道路,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依靠土地“平面扩张”谋求总量增长的粗放方式。为此,要切实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各类园区产业用地调查。重点是建立园区产业用地数据库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进行科学评估。二是加强对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要实行工业用地存量盘活鼓励政策,采取多方面措施盘活现有闲置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鼓励建设标准厂房甚至多层标准厂房,引导中小企业进入标准厂房生产,尽可能不单独供地;鼓励企业扩张由新建改变为改建、加层,向空间发展;研究制定园区容积率标准,提高土地容积率。三是逐步提高园区的进入门槛。首先,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别化的单位土地面积最低投资和产出限额,并按照限额加强考核、监督和奖惩,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对达不到规定投资限额的项目,要引导其购买或者租用标准厂房。其次,建立产业用地后评估制度,对园区单位面积用地实现的产出如增加值、就业、自主创新、税收等,以及土地用途是否改变等进行跟踪评估。再次,制定园区产业淘汰标准,建立企业退出机制,实行土地置换,使一些不符合发展方向、效益较差、档次较低的企业逐步退出园区。四是加快工业用地出让制度改革。要积极创造条件,对标准厂房用地、仓储用地以及竞争性的工业项目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或租赁。

  3、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
  产业链是价值链、供应链和生产链的统一体。从价值链看,它是产品增值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通常包括从研发、设计、中试、零部件、组装、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完整体系;从生产链看,它是按照生产和技术联系形成的本产业上、中、下游产品之间的纵向链接;从供应链看,它则是按照提供产品和服务联系形成的本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横向链接。对于产业园区来说,应充分发挥优势,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促进产业链式发展。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控制那些具有优势的产品增值环节,尤其是优势核心环节,扩散转移那些不具有优势的环节,构建开放型的一体化优势产业链。通过控制产品价值链的优势核心环节,来控制整个产业链,提升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其次,延伸优势产业链条,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一体化主导优势产业链。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把这些主导优势产业链做大、做强、做高、做长。也就是说,要把产业链的规模做大,把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做强,把发展层次和技术水平做高,把产业链条拉长。第三,实行产业链“选商选资”,实现从招商引资到“选商选资”的根本转变。这样,通过“选商选资”,实现园区产业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力。

  4、引导园区向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产业集群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将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因此,在未来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按照集群化的思路和理念,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园区向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这里所讲的“集群化”,就是在现有园区化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规划与政策的引导,促进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的过程。比如,高新区的发展需要有强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相关产业支撑,其核心就是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常具备四个特点,即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达的社会网络组织,尤其是中间机构;发达的社会化分工和灵活专业化;通过产业关联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

  5、进一步优化环境,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产业园区是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从国际产业转移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在加快,产业转移的技术层次在不断提升,并出现了由单一制造业转移扩展到整个产业链转移、由硬转移(生产制造)向软转移(现代服务业或脑袋产业)、由单纯考虑劳动力成本转向考虑综合商务成本的趋势。从国内产业转移看,则出现了“北上、西进、郊区化”的趋势。所谓“北上”,是指在沿海地区内部,出现了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继而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趋势;所谓“西进”,是指由沿海向中西部内地尤其是江西、安徽等地的转移开始加速;所谓“郊区化”,则是指大城市内部由市中心区向郊区和周边地区的转移在加快。
  对产业园区来说,要大规模地承接产业转移,就必须进一步优化环境,不断降低综合商务成本,逐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这里,要着重健全基础设施、生产、创业环境和生活条件四个配套,逐步建立完善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对产业园区而言,要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单纯强调“七通一平”或“八通一平”的基础设施配套是远远不够的。除基础设施配套外,完善生产配套、创业环境和生活条件配套对吸引高水平的投资者、促进园区升级将更为重要。而且,这三个配套并非局限在园区范围之内,它需要依托周边地区的密切配合。经验表明,目前产业配套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地方扩大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为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外的第三投资环境。在完善配套的基础上,要围绕产业园区的开发,加快交通网络的建设,逐步构建半小时、1小时或2小时产业协作配套圈。这种产业协作配套圈的形成,将有利于促进园区产业的链式发展,加快园区产业的集群化进程,充分发挥集聚经济和集群经济效益。

  6、强化园区功能分工,实行错位竞争
  要避免各产业园区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就必须突出特色,强化园区功能分工,实行错位竞争。目前,各地都建立了许多产业园区,这些园区一定要明确定位,强化功能分工。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大的产业园区,要实行“一区多园”的体制,强化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功能定位,加强专业化分工,实行错位竞争。这种错位竞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门错位。即各地发展不同的产业部门,实行部门专业化和产业间分工;二是产品错位。即各地发展同一产业部门的不同产品,实行产品专业化和产业内分工;三是功能错位。即各地发展同一产品价值链的不同阶段、环节甚至模块,实行功能专业化和产业链分工(包括模块分工)。通过这三种类型的错位发展和专业化分工,由此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行内专家观点列表
推荐阅读